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71詞典 1分類詞匯 70
《國語辭典》:壤土  拼音:rǎng tǔ
1.土地?!稇?zhàn)國策。秦策四》:「夫以王壤土之博,人徒之眾,兵革之強,一舉眾而注地于楚?!?br />2.以適當(dāng)比例的細砂和黏土混合而成的土壤。質(zhì)地介于黏土和砂土之間,能保水及養(yǎng)分,適宜農(nóng)作物生長。
《漢語大詞典》:商陸(商陸)
多年生粗壯草本。根粗大,塊狀。夏秋開花,白色,漿果,紫黑色。根可入藥,俗稱“章柳根”。性寒,味苦,有毒。中醫(yī)學(xué)上用為逐水藥。《易·夬》“莧陸夬夬” 唐 孔穎達 疏:“ 馬融 、 鄭玄 、 王肅 皆云,莧陸一名商陸?!?明 徐應(yīng)秋 玉芝堂談薈·歲時雜占:“杏子開花,可耕白沙。商陸子熟,杜鵑不哭?!?/div>
《漢語大詞典》:末大
樹木枝端粗大。喻指部屬勢力強大。 漢 賈誼 新書·大都:“本細末大,弛必至心。” 宋 葉適 《紀(jì)綱一》:“至於中年,邊將權(quán)重,遂成末大之患,無以抗之?!眳⒁姟?末大必折 ”。
《國語辭典》:末大必折  拼音:mò dà bì zhé
樹梢過于粗,樹就會折斷。語出《左傳。昭公十一年》:「末大必折,尾大不掉,君所知也。」比喻下屬的勢力坐大,就會危及、損害在上位的人。
《國語辭典》:眉筆(眉筆)  拼音:méi bǐ
化妝時用來畫眉形的筆。較一般筆心粗大且軟,顏色有棕色、黑色等多種。如:「她的眉毛稀疏,化妝時用眉筆修飾一下,會比較好看?!?/div>
《國語辭典》:蛾子  拼音:é zi
動物名。昆蟲綱鱗翅類。腹部短而粗,觸角細長如絲,翅面灰白,形體與蝶類相似而較肥大。
《漢語大詞典》:粗厲(粗厲)
(1).形容樂音高急而壯猛。禮記·樂記:“粗厲、猛起、奮末、廣賁之音作,而民剛毅?!?清 顧炎武 日知錄·木鐸:“粗厲之音,形為亂象。” 劉師培 文說:“故黃沙白草,發(fā)為粗厲之音;海水天風(fēng),恍睹寂寥之境。”
(2).形容說話聲音粗大而尖厲。 茅盾 《追求》五:“ 朱女士 的本來略帶啞澀的嗓音,此時簡直成為極難聽的粗厲的沙聲了?!?許地山 《危巢墜簡·歸途》:“這個念頭一起來,使她不由回頭追上前去,用粗厲的聲音喝著:‘大姑娘,站住!你那件衣服借我使使罷?!?/div>
《漢語大詞典》:豐條(豐條)
(1).繁盛的枝條。 晉 陸機 《園葵》詩:“豐條并春茂,落葉后秋衰?!?晉 盧諶 《贈劉琨》詩:“緜緜女蘿,施於松標(biāo),稟澤洪干,晞陽豐條。”
(2).粗大的枝條。 晉 嵇含 《木弓銘》:“烏號之樸,豐條足理,弦鳴走括,截飛駭止。”
《漢語大詞典》:松大(鬆大)
松軟粗大。 徐珂 《清稗類鈔·服飾·藏女之服飾》:“髮辮以堅細為佳,與內(nèi)地婦女髮辮以鬆大為貴者稍異?!?/div>
分類:松軟粗大
《漢語大詞典》:連抱(連抱)
連臂合抱。多形容樹木之粗大。《漢書·司馬相如傳上》:“欃檀木蘭,豫章女貞,長千仞,大連抱?!?顏師古 注:“連抱者,言非一人所抱?!?晉 葛洪 抱樸子·博喻:“條枝連抱者,不俟圍其木而巨細可論矣。” 清 嚴(yán)如熤 《木廠詠》:“森森連抱材,縱斧牽以繩?!?/div>
《國語辭典》:粗重  拼音:cū zhòng
粗大沉重。如:「粗重的手」。《揮麈馀話。卷二。王俊首岳侯狀》:「王統(tǒng)制,你后面粗重物事轉(zhuǎn)換了,著我去后將來?!?/div>
《國語辭典》:椽柱  拼音:chuán zhù
粗大的柱子。
分類:粗大柱子
《漢語大詞典》:合拱
猶合抱。形容動植物等物體粗大。《韓詩外傳》卷五:“盈把之木,無合拱之枝;滎澤之水,無吞舟之魚。”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記·曲女城:“暑往寒來,垂蔭合拱?!?唐 谷神子 《博異志·趙齊嵩》:“俄而隨云有巨赤斑蛇,粗合拱,麟甲煥然,擺頭而雙角出,蜿身而四足生,奮迅鬐鬣,搖動首尾,乃知龍也?!?/div>
《國語辭典》:粗硬  拼音:cū yìng
粗大生硬。如:「這幅素描線條粗硬,不夠靈活?!?/div>
《漢語大詞典》:粗悍
(1).粗魯強悍。警世通言·蔣淑真刎頸鴛鴦會:“﹝ 步非煙 ﹞向媼而言曰……嘗嫌 武生 粗悍,非青云器也。” 高云覽 《小城春秋》第四八章:“他的連鬢胡子和頭發(fā)都剃光了,十足一個粗悍的山里人模樣?!?br />(2).粗大有力。 宋 周密 《癸辛雜識前集·胎息》:“凡出入鼻中而有聲者,風(fēng)也;雖無聲而結(jié)滯不通者,喘也;雖無聲亦不結(jié)滯而猶粗悍而不細者,氣也?!?br />(3).粗疏。 清 龔自珍 《與人箋》:“大抵國朝奏議,自 雍正 以后,始和平謹質(zhì),得臣子之體矣。自 乾隆 三十年以后,始圓美得臣子之例矣。追而上之,頗猶粗悍,或紛披扶疎,沿 明 臣習(xí)。甚矣!風(fēng)氣之變之必以漸也?!?/div>
《漢語大詞典》:大拱
形容粗大。拱,兩手合圍。尚書大傳卷二:“ 武丁 之時,桑穀俱生于朝,七日而大拱。” 鄭玄 注:“兩手搤之曰拱,生七日而見其大滿兩手也?!?span id="vcuqnjb" class="book">《史記·封禪書》:“后八世,至 帝太戊 ,有桑穀生於廷,一暮大拱,懼?!?/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