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典故
美玉經(jīng)三火
 
火辨良玉
 
九炊為真玉
 
良玉猛火
 
試玉燒三日


《淮南子》卷二〈俶真訓(xùn)〉~52~
譬若鐘山之玉,炊以爐炭,三日三夜而色澤不變。則至德天地之精也。
《國語辭典》:美玉  拼音:měi yù
質(zhì)地很好的玉?!段倪x。張衡。西京賦》:「翡翠火齊,絡(luò)以美玉?!埂段倪x。班固。西都賦》:「其陽則崇山隱天,幽林穹谷,陸海珍藏,藍(lán)田美玉?!?/div>
《分類字錦》:下有美玉
地鏡圖:視山川多露無霜,其下有美玉。
分類:
《國語辭典》:面如美玉  拼音:miàn rú měi yù
形容臉像玉一般的光潔。比喻貌美。《紅樓夢(mèng)》第一五回:「穿著江牙海水五爪坐龍白蟒袍,系著碧玉紅鞓帶,面如美玉,目似明星,真好秀麗人物。」
分類:光潔貌美
《高級(jí)漢語詞典》:精全美玉
比喻純潔完美的人或事物
《國語辭典》:精金美玉  拼音:jīng jīn měi yù
精美的黃金玉石。比喻事物或人品精純美好。宋。蘇軾答謝民師書〉:「歐陽文忠公言文章如精金美玉,市有定價(jià),非人所能以口舌貴賤也?!埂秲号⑿蹅鳌返谌幕兀骸改屈c(diǎn)精金美玉同心合意,媚茲一人。」也作「精金良玉」。
《國語辭典》:美玉無瑕(美玉無瑕)  拼音:měi yù wú xiá
比喻完美無缺。元。王實(shí)甫《西廂記。第三本。第三折》:「他是個(gè)嬌滴滴美玉無瑕,粉臉生春,云鬢堆鴉。」《鏡花緣》第九○回:「大約上句說的是諸位姐姐美玉無瑕,下句是我丑態(tài)百出了?!?/div>
分類:完美無缺
《國語辭典》:良金美玉  拼音:liáng jīn měi yù
1.美好的金玉。
2.比喻人的才識(shí)氣度?!端问?。卷三八七。列傳。黃洽》:「卿如良金美玉,渾厚無瑕?!?br />3.比喻文章的豐采?!杜f唐書。卷一九○。文苑列傳上。楊烱》:「李嶠、崔融、薛稷、宋之問之文,如良金美玉,無施不可?!?/div>
分類:文章才德
《國語辭典》:瓊瑤(瓊瑤)  拼音:qióng yáo
1.美麗的玉石。《南史。卷七六。隱逸傳下。鄧侑傳》:「色艷桃李,質(zhì)勝瓊瑤。」
2.語出《詩經(jīng)。衛(wèi)風(fēng)。木瓜》:「投我以木桃,報(bào)之以瓊瑤。」比喻酬謝的禮物或投贈(zèng)的詩文。唐。劉禹錫〈酬太原令狐相公見寄〉詩:「書信來天外,瓊瑤滿匣中?!?/div>
《國語辭典》:陸離(陸離)  拼音:lù lí
1.參差分散的樣子。《楚辭。屈原。離騷》:「紛總總其離合兮,斑陸離其上下。」《文選。揚(yáng)雄。甘泉賦》:「聲駍隱以陸離兮,輕先疾雷而馺遺風(fēng)?!?br />2.長(zhǎng)的樣子?!冻o。屈原。九章。涉江》:「帶長(zhǎng)鋏之陸離兮,冠切云之崔嵬。」
3.美玉?!冻o。劉向。九嘆。逢紛》:「薜荔飾而陸離薦兮,魚鱗衣而白蜺裳。」
《國語辭典》:瑤華(瑤華)  拼音:yáo huā
比喻花白如美玉。《楚辭。屈原。九歌。大司命》:「折疏麻兮瑤華,將以遺兮離居。」
《國語辭典》:瑤華(瑤華)  拼音:yáo huá
1.美玉。唐。白行簡(jiǎn)沽美玉賦〉:「是以露瑤華之炯爾,就朝市而沽之?!?br />2.比喻貴重。南朝齊。謝朓郡內(nèi)高齋閒望答呂法曹〉詩:「惠而能好我,問以瑤華音?!鼓铣?。江淹古意報(bào)袁功曹〉詩:「故人贈(zèng)寶劍,鏤以瑤華文?!?/div>
《漢語大詞典》:瑤華圃(瑤華圃)
傳說中神仙居住的地方。 唐 元稹 《會(huì)真詩》:“言自瑤華圃,將朝碧帝宮?!?/div>
《國語辭典》:琬琰  拼音:wǎn yǎn
1.琬圭及琰圭。泛指美玉。《書經(jīng)。顧命》:「弘璧、琬琰在西序?!埂冻o。屈原。遠(yuǎn)游》:「吸飛泉之微液兮,懷琬琰之華英?!?br />2.比喻君子的德性?!赌鲜贰>砣?。劉勔傳》:「文史該富,琬琰為心,辭章博贍,玄黃成采?!?/div>
《國語辭典》:玫瑰  拼音:méi gui
1.植物名。薔薇科薔薇屬,直立灌木。干健壯,密生有剛毛及刺。葉互生,奇數(shù)羽狀復(fù)葉,小葉五至九枚,橢圓形以至橢圓狀倒卵形,邊緣有鋸齒,表面暗綠色,有光澤?;▎紊蛄涟硕渚凵?,有紅、白、黃等顏色。果實(shí)扁球形,紅磚色。一般供觀賞,果實(shí)可食,花可制香水及藥用。也稱為「刺客」。
2.一種赤色的美石。漢。司馬相如〈子虛賦〉:「其石則赤玉玫瑰,琳玟昆吾。」
《國語辭典》:和氏  拼音:hé shì
1.楚人卞和,曾為獻(xiàn)璧而被刖去雙足。
2.和氏璧。借指寶玉?!段倪x。司馬相如。上林賦》:「晁采琬琰,和氏出焉?!?/div>
《國語辭典》:和氏璧  拼音:hé shì bì
春秋時(shí)楚人卞和自楚國山中得一玉璞,獻(xiàn)給楚厲王,經(jīng)玉工鑒定其為普通的石頭,厲王以卞和撒謊欺騙,乃刖其左腳。后武王即位,卞和再獻(xiàn),仍視為石頭,卞和又被刖去右足。至文王即位,卞和抱玉石至荊山下大哭三天三夜,文王得知,命玉工加以琢磨,終得一塊寶玉,命名為「和氏璧」。見《韓非子。和氏》。也稱為「和璧」。
《漢語大詞典》:良玉
美玉。《韓詩外傳》卷四:“良玉度尺,雖有十仞之土不能掩其光?!?漢 揚(yáng)雄 《法言·寡見》:“良玉不彫,美言不文?!?三國 魏 曹丕 《與鍾大理書》:“良玉比德君子,珪璋見美詩人?!?/div>
分類:美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