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秦燮,字廷羹,號湄村,今無錫市惠山區(qū)斗門人。道光壬午舉人,棟選知縣,改國子監(jiān)學正。嘗修楊家圩、萬壽橋,為一鄉(xiāng)御災捍患。著有《自怡吟草》等。
人物簡介
鄭如恭(1822~1846),字堯羹,清竹塹北門外水田街人。鄭用鈺之長子,用鈺由金門渡臺后,即定居在竹塹城,從事各項企業(yè)而致富,購地數(shù)千畝。如恭自幼聰穎,讀書知禮,更能善體親心,急人危難,為鄉(xiāng)里所稱頌,年二十有五卒。
人物簡介
【生卒】:1851—1911 【介紹】: 清貴州貴筑人,字孝羹,又字和甫,號仲和。光緒二年進士。歷任陜西知縣。宣統(tǒng)三年正月調知渭南。民軍響應武昌起義,入縣城,調元自殺。有《訓纂堂遺集》、《綿桐館詞》。維基
楊調元(1855年—1911年),字孝羹,號和父(一作和甫),又號仲和,貴州貴筑人。清朝官員,書法家。光緒三年(1877年)進士,授戶部主事。因丁父憂而歸家,服除后,以母老而不任官。母親去世,他再到北京,改任知縣,選陜西紫陽縣。后因緝捕有名,遷長安縣,權華陰縣。調華州后,因獄事和上官不合,遂解任。后來復補咸陽縣,擢華州,署富平縣、渭南縣等縣。宣統(tǒng)三年(1911年)正月,楊調元署渭南縣。辛亥革命爆發(fā),舊歷九月朔,陜西變亂頻發(fā),省內各地守令多逃跑,楊調元堅守渭南。臨潼武生張士原聲稱受軍政府命,攻打渭南縣。楊調元登上城墻對張士原說:“吏所職,保民耳。無如所犯,則釋兵入見。必怙威圖一逞,則視力所極,當與決生死?!睆埵吭觳粠П鴮⑦M入縣衙,議貸餉事,言語攻擊楊調元。楊調元遂投井死。當?shù)孛癖姷弥獥钫{元已死,遂殺張士原,并殺死陜西都督所派的副統(tǒng)領及同黨數(shù)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