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耳目  拼音:ěr mù
1.耳朵和眼睛。南朝宋。何承天〈答宗居士書〉:「耳目殊司,工藝異業(yè)?!挂喾褐敢娐?。《老殘游記》第六回:「弟等耳目有所隔閡,先生布衣游歷,必可得其實在情形。」
2.審察?!稌x書。卷八七。涼武昭王李玄盛傳》:「耳目人間,知外患苦?!?br />3.聽的人與看的人。泛指閒雜人?!度辶滞馐贰返谒牧兀骸该上壬n顧,本該備個小酌,奉屈一談;一來恐怕褻尊,二來小地方耳目眾多,明日備個菲酌送到尊寓,萬勿見卻?!埂段拿餍∈贰返谖寰呕兀骸咐闲植贿^三十上下,令正的年紀也不會大到那里去,耳目眾多,聲名攸礙,這是如何使得呢?」
4.代人刺探消息的人?!都t樓夢》第七四回:「鳳姐見王夫人盛怒之際,又因王善保家的是邢夫人的耳目,常時調(diào)唆著邢夫人生事,縱有千百樣言辭,此刻也不敢說?!?/div>
《國語辭典》:視聽(視聽)  拼音:shì tīng
1.見聞。南朝梁。劉協(xié)《文心雕龍。諧讔》:「然文辭之有諧讔,譬九流之有小說,蓋稗官所采,以廣視聽?!?br />2.耳目。晉。王羲之〈三月三日蘭亭詩序〉:「所以游目聘懷,足以極視聽之娛。」
《國語辭典》:萬竅(萬竅)  拼音:wàn qiào
自然界的千萬洞竅。形容風聲怒吼?!肚f子。齊物論》:「大塊噫氣,其名為風。是惟無作。作則萬竅怒呺?!固啤?a href='PoemIndex.aspx?author=21017' target='_blank'>陸龜蒙 〈雜諷〉詩九首之七:「天之發(fā)遐籟,大小隨萬竅?!?/div>
《國語辭典》:渾沌(渾沌)  拼音:hùn dùn
1.傳說中天地未形成時,元氣不分、模糊不清的狀態(tài)。漢。王充《論衡。談天》:「說《易》者曰:『元氣未分,渾沌為一?!弧挂沧鳌富煦纭埂?br />2.模糊不分明。《抱樸子。外篇。廣譬》:「渾沌之原,無皎澄之流;毫釐之根,無連抱之枝?!挂沧鳌笢喍亍埂?br />3.相傳為堯舜時四兇中的驩兜。見《史記。卷一。五帝本紀》。后用以比喻冥頑糊涂不開通。也作「渾敦」。
4.莊子寓言中的中央之帝,天然無耳目鼻口。見《莊子。應帝王》。后用以比喻自然淳樸。漢。揚雄《太玄經(jīng)。卷六。馴》:「渾沌無端,莫見其根。」
5.神話傳說中的惡獸。漢。東方朔《神異經(jīng)。西荒經(jīng)》:「昆崙西有獸焉,其狀如犬,長毛四足,似羆而無爪,有目而不見,行不開,有兩耳而不聞,有人知往,有腹無五臟,有腸直而不旋,食物徑過,人有德行而往牴觸之,有兇德則往依憑之。天使其然,名為渾沌?!?/div>
《漢語大詞典》:眺聽(眺聽)
猶視聽。謂耳目所及。 南朝 梁 何遜 《登石頭城》詩:“眺聽窮耳目,遠近備幽悉?!?唐 孟郊 《汝州南潭陪陸中丞公宴》詩:“耳目極眺聽,潺湲與嶔岑?!?/div>
分類:視聽耳目
《國語辭典》:三明  拼音:sān míng
1.日、月、星。晉。崔豹《古今注。卷下。問答釋義》:「三王,三明也;五霸,五岳也。」
2.佛教謂佛和阿羅漢所擁有的三種神通:(1)悉知一切眾生過去世的種種,稱為「宿命明」。(2)悉知一切眾生在未來世的生死狀況,稱為「天眼明」。(3)悟道、斷除一切煩惱所得的智慧,由此達到解脫,稱為「漏盡明」。《大智度論》卷二:「宿命、天眼、漏盡名為三明?!挂沧鳌溉_」。
《漢語大詞典》:三達(三達)
佛教謂能知宿世為宿命明,知未來為天眼明,斷盡煩惱為漏盡明。徹底通達三明謂之三達。用以指佛。 南朝 梁 沈約 《彌勒佛銘》:“七珍非羨,三達斯仰。” 隋 慧遠 大乘義章卷二十:“於如是等知窮盡,説為三達。”
《漢語大詞典》:聾盲(聾盲)
(1).耳聾目盲。莊子·逍遙游:“瞽者無以與乎文章之觀,聾者無以與乎鐘鼓之聲,豈惟形骸有聾盲哉!夫知亦有之?!?br />(2).喻使人耳目閉塞。《后漢書·陳蕃傳》:“杜塞天下之口,聾盲一世之人,與 秦 焚書阬儒何以為異!”
《漢語大詞典》:小體(小體)
指耳目之類。孟子·告子上:“從其大體為大人,從其小體為小人?!?朱熹 集注:“小體,耳目之類也?!?/div>
分類:小體耳目
《國語辭典》:七孔  拼音:qī kǒng
兩眼、兩耳、兩鼻孔及口等人臉部的七個孔穴?!读凶?。仲尼》:「乃不知是我七孔四支之所覺,心腹六藏之所知?!埂抖鼗妥兾募聲?。卷四。大目乾連冥間救母變文》:「丹蓮見母卻入地獄,切骨傷心,哽噎聲嘶,遂乃舉身自撲,由如五太山崩,七孔之中皆流迸血?!?/div>
《漢語大詞典》:凡聽(凡聽)
常人的耳目。 元 辛文房 唐才子傳·楊發(fā):“工詩,亦當時聲韻之偉者……俱瀏亮清新,頗驚凡聽?!?/div>
分類:常人耳目
《國語辭典》:做眼  拼音:zuò yǎn
做向?qū)Щ蛱綀笙ⅰ!端疂G傳》第一八回:「當下便差八個做公的,一同何濤、何清,連夜來到安樂村,叫了店主人做眼,徑奔到白勝家里。」《初刻拍案驚奇》卷三一:「沈公沈婆得那賊道東西,替他做眼,一夥人干這等事,如何不做手腳?」
《漢語大詞典》:上駢(上駢)
傳說中司生人類耳目之神。《淮南子·說林訓》:“ 黃帝 生陰陽, 上駢 生耳目, 桑林 生臂手,此 女媧 所以七十化也。” 高誘 注:“ 上駢 、 桑林 皆神名?!?/div>
《國語辭典》:掩人耳目  拼音:yǎn rén ěr mù
比喻欺騙、蒙蔽他人?!段饔斡洝返谝涣兀骸改莾蓚€和尚,卻不都燒死?又好掩人耳目?!埂抖昴慷弥脂F(xiàn)狀》第四○回:「這里叫德泉派人上來辦,才好掩人耳目?!?/div>
《漢語大詞典》:小番子閑漢(小番子閒漢)
差役的耳目、幫手。古今小說·宋四公大鬧禁魂張:“那老兒是 鄭州 秦寧軍 人,姓 宋 ,排行第四,人叫他做 宋四公 ,是小番子閒漢。”《水滸傳》第四一回:“第三個好漢姓 馬 ,名 麟 ,祖貫是 南京 建康 人氏,原是小番子閒漢出身?!?/div>
《國語辭典》:做線(做線)  拼音:zuò xiàn
傳遞消息?!度辶滞馐贰返谌幕兀骸杆琴\頭趙大一路做線的,老爺?shù)墓冶厥撬蛲砼獕牧恕!?/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