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回疆  拼音:huí jiāng
新疆天山南路為信仰回教的回族所聚居,故稱為「回疆」。
《漢語大詞典》:山步
山腳水旁人家聚居之處。 宋 陸游 《晚聞庭樹鴉鳴有感》詩:“殘骸幸強健,沽酒遍山步?!弊宰ⅲ骸班l(xiāng)語謂湖山間小聚為山步?!?清 曹寅 《送亮生南還即和留別詩兼寄些山先生》:“山步若邀斑杖健,北湖長望惜莓苔?!?/div>
《漢語大詞典》:貧巷(貧巷)
(1).貧民聚居的小巷。 唐 盧綸 《送從叔程歸西川幕》詩:“豈念在貧巷,竹林鳴鳥聲?!?宋 黃庭堅 《和王明之雪》:“貧巷有人衣不纊,北窗驚我眼飛花?!?清 方文 《晚過孫克咸齋中》詩:“貧巷無人晝掩扉,病餘行藥過橋磯。”
(2). 明 清 時代 常熟 對丐戶聚居之處的稱呼。詳“ 貧子 ”。
《國語辭典》:貧子(貧子)  拼音:pín zǐ
窮人或窮人家的子孫?!稘h書。卷六五。東方朔傳》「年十三學書,三冬文史足用」句下三國魏。如淳。注:「貧子冬日乃得學書,言文史之事足可用也?!?/div>
《漢語大詞典》:村聚
村莊。聚,指聚居地。 明 唐順之 《敘廣右戰(zhàn)功》:“已而賊寇他所,則公軍又已先在;或絶遠村聚,賊度官軍所必不至而潛寇,則公軍又已先在?!?span id="k7he1gd" class="book">《明史·丁瑄傳》:“ 福建 多礦盜,令御史 柳華 捕之。 華 令村聚皆置望樓,編民為甲,擇其豪為長,得自置兵仗,督民巡徼?!?清 吳敏樹 《黃特軒傳》:“一人輒倡,數百眾刼奪,村聚無敢抗者?!?/div>
分類:村莊聚居
《漢語大詞典》:番落
(1).少數民族聚居之處。 明 陳子龍 《贈薊撫陳令威》詩:“更收山外諸番落,突騎 漁陽 十萬人?!?清 趙翼 《扈從木蘭》詩:“峩峩 南天門 ,巖巖 古北口 ,一髮通香落,岡巒互環(huán)紐?!?br />(2).指少數民族。舊唐書·李錡傳:“以胡、 奚 雜類虬鬚者為一將,名曰‘番落健兒’。” 宋 司馬光 涑水記聞卷九:“ 世衡 嘗以罪怒一番落,將杖其背,僚屬為之請,莫能得,其人被杖已奔?!?/div>
《漢語大詞典》:骨咄
(1).古部族名。亦指其聚居地區(qū)。新唐書·西域傳下·骨咄:“ 骨咄 ,或曰 珂咄羅 。廣長皆千里。王治 思助建城 。多良馬、赤豹?!?br />(2).獸名。新唐書·回鶻傳下:“﹝ 黠戛斯 ﹞其獸有野馬、骨咄、黃羊、羱羝?!?/div>
《漢語大詞典》:戎荒
古指西方少數民族聚居的邊遠地區(qū)。宋書·沈曇慶傳:“時殿中員外將軍 裴景仁 助戍 彭城 ,本傖人,多悉戎荒事?!?/div>
《漢語大詞典》:峒人
舊稱西南地區(qū)聚居于山區(qū)的少數民族。 宋 陸游 《游臥龍寺》詩:“峒人爭趁五更市,我亦來追六月涼?!?清 陸次云 《峒溪纖志》卷上:“峒人以 苗 為姓,好爭喜殺。在 石阡 、 朗溪 二司者,多類漢人…… 粵 西有峒人,彈胡琴,吹六管,女善漢音 楚 歌?!?/div>
《漢語大詞典》:夷越
(1).古國名。即 於越 。 夏 少康 庶子的封國。 晉 葛洪 抱樸子·審舉:“譬猶售章甫於 夷越 ,徇髯蛇於 華夏 矣。”
(2).古代對 長江 中下游以南各族聚居地區(qū)之稱。三國志·蜀志·諸葛亮傳:“西和諸 戎 ,南撫夷 越 ,外結好 孫權 ,內脩政理?!?/div>
《國語辭典》:集村  拼音:jí cūn
聚居較為密集的村落。多指百家以上且有巷道相通的聚落。
《國語辭典》:狼窩(狼窩)  拼音:láng wō
1.狼所居住的巢穴。元。張國賓《薛仁貴》第三折:「張羅張羅,見一個狼窩?!?br />2.比喻險惡的處所或敵人、盜匪的地盤?!度龂萘x》第一三回:「帝泣告大臣曰:『方離狼窩,又逢虎口,如之奈何?』眾皆失色?!?/div>
《國語辭典》:灶地  拼音:zào dì
沿海設灶煮鹽的地方。
《漢語大詞典》:村井
猶村莊。相傳古制八家同井,聚居一處,故稱。宋書·索虜傳論:“自 江 淮 至于 清 濟 ,戶口數十萬,自免湖澤者,百不一焉。村井空荒,無復鳴雞吠犬?!?/div>
《漢語大詞典》:鹿聚
如鹿一樣聚居。子華子·孔子贈:“太古之時,澹泊恬愉,鹿聚而麕居?!?/div>
分類:聚居
《漢語大詞典》:盜穴(盜穴)
盜賊聚居的地方。舊唐書·田承嗣田弘正等傳論:“ 河朔 二十餘州,竟為盜穴,諸 田 兇險,不近物情?!?清 顧炎武 天下郡國利病書·湖廣上:“諺曰:‘何知盜穴,山若葦茁?!袼拿癜捕氯绻?,但其山勢巖險,駢附稱盜穴者,蓋多有之。”清史稿·方耀傳:“嘗率師出擣盜穴, 廣 惠 安謐?!?/div>
分類:盜賊聚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