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103詞典 1分類詞匯 102
《國語辭典》:基諾族(基諾族)  拼音:jī nuò zú
中國少數(shù)民族之一。主要聚居在云南省西雙版納。語言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緬彝語支。部分仍保留氏族內(nèi)通婚?;橐霾梢环蛞黄拗?,行自由戀愛。經(jīng)濟(jì)以刀耕火種的農(nóng)業(yè)為主,狩獵為輔。信仰盛行祖先崇拜,相信萬物有靈。
《漢語大詞典》:鬼星石室
傳說群鬼聚居處。神異經(jīng)·中荒經(jīng):“東北有鬼星石室,三百戶共一門,石牓,題曰‘鬼門’?!?/div>
分類:聚居居處
《漢語大詞典》:鶻城猿洞(鶻城猿洞)
同族聚居之處。 明 陳汝元 《金蓮記·慈訓(xùn)》:“蠶絲未斷,鳳蠟猶紅,盼不到鶻城猿洞,鷦鷯猶寄枯叢,翠帳還孤,蝸居誰共?!?/div>
《國語辭典》:保安族  拼音:bǎo ān zú
中國少數(shù)民族之一,或以為源出于蒙古族。聚居于甘肅臨夏。語言屬阿爾泰語系蒙古語族,和蒙古語有密切關(guān)系。通用漢語文。信仰伊斯蘭教(回教)。經(jīng)濟(jì)以農(nóng)業(yè)為主,手工業(yè)中則以制作保安刀聞名。
《漢語大詞典》:蠢居
謂少量聚居。后漢書·南蠻西南夷傳贊:“百蠻蠢居,仞彼方徼。” 李賢 注:“蠢,小貌也?!?/div>
分類:少量聚居
《國語辭典》:去天尺五  拼音:qù tiān chǐ wǔ
天,指宮廷或皇帝。去天尺五指與宮廷或皇帝極為相近?!额愓f。卷二十九。引雞蹠集》:「韋曲杜鄠近長安。諺曰:『韋曲杜鄠,去天尺五。』」
《國語辭典》:貧民窟(貧民窟)  拼音:pín mín kū
貧民聚居的地方。如:「德蕾莎修女生前長期服務(wù)貧民窟中的人民,于西元一九七九年得到諾貝爾和平獎?!?/div>
《漢語大詞典》:平民窟
指貧苦人民聚居的地方。 葉紫 《楊七公公過年》:“突然:--一陣巨大的旋渦風(fēng),把一大半數(shù)平民窟的草棚和船屋子的篷蓋,統(tǒng)統(tǒng)都刮得無影無蹤了!” 郭沫若 《萬引》:“他揀著側(cè)巷走去,揀著平民窟的通道走去。”
《漢語大詞典》:十里紅樓(十里紅樓)
指富貴人家聚居之所。 元 本高明《琵琶記·伯喈夫妻分別》:“儒衣才換青,快著歸鞭,早辦回程。十里紅樓,休重娶娉婷?!?/div>
《漢語大詞典》:麇居
亦作“麕居”。 群居;聚居。子華子·孔子贈:“太古之時,澹泊恬愉,鹿聚而麕居?!?清 金農(nóng) 《桑林》詩:“地猶傳谷飲,人半雜麕居。”
分類:群居聚居
《國語辭典》:京族  拼音:jīng zú
中國少數(shù)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廣西沿海之澫尾、巫頭、山心三個半島上。語言使用以京語為主,兼通漢語、粵方言。京語未定系族,有人認(rèn)為屬越南語。經(jīng)濟(jì)以漁業(yè)為主,兼營農(nóng)業(yè)。社會組織以「翁村」為首。信仰以道教為主。
《國語辭典》:毛南族  拼音:máo nán zú
中國少數(shù)民族之一。分布于廣西北部環(huán)江、河池、南丹一帶。操毛南語,屬漢藏語系壯侗語族侗水語支,兼通壯語和漢語,使用漢文。信仰以道教為主,也崇拜各類鬼神。主要從事農(nóng)業(yè),種植稻和玉米。以菜牛、甜薯、花竹帽為其民族三寶。善石雕、竹編。有兄弟死則納其妻的轉(zhuǎn)房習(xí)俗。行土葬,并有「守孝」之俗。也作「毛難族」。
《漢語大詞典》:俚洞
指古代南方黎族聚居的山區(qū)。陳書·胡穎傳:“出 番禺 ,征討俚洞?!?/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