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綜合
詩話
詞話
古籍檢索
類書集成
查詢
詩詞
典故詞匯
對仗詞匯
詞譜
曲譜
詩詞地圖
登錄
韻典
平水韻
詞林正韻
中原音韻
中華通韻
校注
律詩校驗
詞格校驗
曲格校驗
對聯(lián)校驗
自動箋注
課堂
律絕創(chuàng)作
填詞入門
公開課
學習指南
其它
簡繁轉(zhuǎn)換
詩社
詩詞書店
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處分類
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
全部
18
詞典
1
分類詞匯
17
共17,分2頁顯示
1
2
2
下一頁
分類詞匯
文成
垂手
雅樂
昭容
文始
小部
舞曲
舞綴
舞樂
遍舞
錦隊
武樂
鼙舞
垂手人
五方獅子舞
《漢語大詞典》:
文成
(1). 漢 代將軍名號。
《
史記·封禪書
》
:“ 齊 人 少翁 以鬼神方見上……於是乃拜 少翁 為文成將軍,賞賜甚多?!焙笠浴拔某伞敝?少翁 。 漢
班固
《西都賦》
:“騁 文成 之丕誕,馳 五利 之所刑?!?唐
溫庭筠
《馬嵬驛》
詩:“ 甘泉 不得重相見,誰道 文成 是故侯?!?宋
楊億
《漢武》
詩:“力通 青海 求龍種,死諱 文成 食馬肝?!?br />(2).舞樂名。
《
舊唐書·音樂志二
》
:“ 文宗 廟樂請奏
《文成》
之舞, 武宗 廟樂請奏
《大定》
之舞?!?/div>
分類:
舞樂
舞樂名
樂名
將軍
《國語辭典》:
垂手
拼音:
chuí shǒu
1.雙手下垂,表示敬意?!度辶滞馐贰返谖迦兀骸钢皇悄峭鯇O公子們來,他卻不敢和他起坐,只許垂手相見?!埂都t樓夢》第五四回:「于是除邢王二夫人,滿席都離了席,俱垂手旁侍?!?br />2.古樂舞。舞者舞而垂其手?!稑犯娂>砥吡?。雜曲歌辭十六。南朝梁。吳均。大垂手》:「垂手忽迢迢,飛燕掌中嬌?!固?。
鮑溶
范真?zhèn)魇逃塾屑囊蚍畛?/a>詩一○首之六:「黃昏小垂手,與我駐浮云。」
分類:
手下
舞樂
伸手
舞樂名
下垂
樂名
容易
恭敬
《國語辭典》:
雅樂(雅樂)
拼音:
yǎ yuè
1.正樂。古代郊廟朝會所用的音樂?!墩撜Z。陽貨》:「惡紫之奪朱也,惡鄭聲之亂雅樂也?!?br />2.中樂、國樂。相對于西樂而言。
分類:
雅樂
帝王
祭祀
祀天
天地
祖先
朝賀
宴享
舞樂
《漢語大詞典》:
昭容
(1). 漢 代舞樂名。
《
漢書·禮樂志
》
:“ 高祖 六年,又作
《昭容》
樂,
《禮容》
樂。
《昭容》
者,猶古之
《招夏》
也,主出
《武德舞》
?!?br />(2).古女官名。 漢 始置。
《
宋書·后妃傳序
》
:“昭儀, 漢元帝 所制。昭容, 世祖 所制。”
《
新唐書·百官志二
》
:“昭儀、昭容……各一人,為九嬪,正二品。” 明
陸采
《明珠記·巡陵》
:“貴嬪昭容并列,夫人世婦齊稱?!眳⒁姟?九嬪 ”。
分類:
古女官名
女官
官名
舞樂
樂名
《國語辭典》:
九嬪(九嬪)
拼音:
jiǔ pín
1.古代帝王的妃子。歷代均有此制,然名稱不盡相同。如唐以昭儀、昭容、昭媛、修儀、修容、修媛、充儀、充容、充媛為九嬪。
2.職官名。周制宮中的女官,掌婦學之法。見《周禮。天官冢宰。九嬪》。
分類:
宮中
宮中女官
中女
女官
也是
帝王
妃子
九嬪
王朝
《漢語大詞典》:
文始
舞樂名。
《
史記·孝文本紀
》
:“高廟酬,奏
《武德》
、
《文始》
、
《五行》
之舞?!?span id="qt1asld" class="book">《
后漢書·明帝紀
》:“冬,十月,蒸祭 光武 廟,初奏
《文始》
、
《五行》
、
《武德》
之舞?!?章炳麟
《正名雜義》
:“
《文始》
《五行》
, 唐 后亦闕?!?/div>
分類:
舞樂
舞樂名
樂名
《漢語大詞典》:
小部
(1).指 唐 代宮廷中的少年歌舞樂隊。 唐
袁郊
《
甘澤謠·許云封
》
:“值梨園法部置小部音聲,凡三十餘人,皆十五以下?!?元
張昱
《唐天寶宮詞》
:“小部梨園出教坊,曲名新賜
《荔枝香》
?!?br />(2).泛指梨園、教坊演劇奏曲。 清
王士禛
《秦淮雜詩》
之八:“新歌細字寫冰紈,小部君王帶笑看?!?span id="atgiu7g" class="book">《桐橋倚棹錄·舟楫》引 清 徐映玉 詩:“春晝畫船相次泊,氍毹小部拂云和?!?br />(3).小部落。
《
遼史·文學傳上·蕭韓家奴
》
:“使彼小部抗衡大國,萬一有敗,損威豈淺?”
分類:
小部
部落
梨園
宮廷
教坊
廷中
演劇
少年
奏曲
歌舞
舞樂
樂隊
《國語辭典》:
舞曲
拼音:
wǔ qǔ
為舞蹈所作的樂曲。為英語dance music的意譯。通常有典型的節(jié)奏,如圓舞曲為三拍子;亦有專供伴舞或演奏的樂曲。
分類:
舞曲
樂府
舞蹈
歌曲
節(jié)奏
基礎(chǔ)
器樂
樂曲
聲樂
郊廟
舞樂
《漢語大詞典》:
舞綴(舞綴)
《
禮記·樂記
》
:“故其治民勞者,其舞行綴遠;其治民逸者,其舞行綴短。” 鄭玄 注:“民勞則德薄,酇相去遠,舞人少也;民逸則德盛,酇相去近,舞人多也。”綴,猶酇,指舞人的站位。后以“舞綴”指舞樂。 南朝 梁
王筠
《昭明太子哀冊文》
:“詔撰德於旌旒,永傳徽於舞綴。”
分類:
舞人
舞樂
《國語辭典》:
舞樂(舞樂)
拼音:
wǔ yuè
1.泛稱專為舞蹈所做的音樂。
2.中國古代舞樂多為大型套曲形式,其內(nèi)容包含樂器演奏、歌唱、舞蹈。
分類:
中國
舞蹈
舞樂
音樂
曲形
《漢語大詞典》:
遍舞(徧舞)
亦作“ 徧儛 ”。 指上古六代的所有舞樂。舞,同“ 儛 ”。
《
左傳·莊公二十年
》
:“ 王子頽 享五大夫,樂及徧舞?!?span id="esa6w2u" class="book">《
國語·周語上
》:“ 王子頽 飲三大夫酒, 子國 為客,樂及徧儛。” 韋昭 注:“徧儛,六代之樂。謂 黃帝 曰
《云門》
, 堯 曰
《咸池》
, 舜 曰
《簫韶》
, 禹 曰
《大夏》
, 殷 曰
《大濩》
, 周 曰
《大武》
也。一曰:‘諸侯、大夫徧儛?!?/div>
分類:
六代
舞樂
《漢語大詞典》:
錦隊(錦隊)
指歌舞樂隊。 清
陳維嵩
《念奴嬌·初十夜對月飲汪鈍庵戶部寓廬》
詞:“錦隊花城渾不夜,一縷歌喉如髮。”
分類:
歌舞
舞樂
樂隊
《漢語大詞典》:
武樂(武樂)
頌揚武功的舞樂。同“ 文樂 ”相對。 漢
董仲舒
《
春秋繁露·三代改制質(zhì)文
》
:“﹝ 周文王 ﹞作武樂、制文禮以奉天?!?span id="t3h0egi" class="book">《公羊傳·宣公八年》“萬者何?干舞也” 漢 何休 注:“干謂楯也。能為人捍難而不使害人,故圣王貴之,以為武樂?!?晉 崔豹
《
古今注·音樂
》
:“ 李延年 因胡曲,更造新聲二十八解,乘輿以為武樂, 后漢 以給邊將軍。 和帝 時萬人將軍得用之。 魏 晉 以來,二十八解不復(fù)具存?!?/div>
分類:
頌揚
武功
舞樂
何休
《漢語大詞典》:
鼙舞
舞樂名。
《
晉書·樂志下
》
:“鼙舞,未詳所起,然 漢 代已施於燕享矣。 傅毅 、 張衡 所賦,皆其事也?!?宋
王灼
《
碧雞漫志
》
卷一:“ 漢 代鼙舞, 三國 時存者,有
《殿前生桂樹》
等五曲,其辭則亡。”
分類:
舞樂
舞樂名
樂名
《漢語大詞典》:
垂手人
謂通曉舞樂的人。 宋
蘇軾
《戲贈》
詩:“小樓依舊斜陽里,不見樓中垂手人?!?王十朋 集注引 趙次公 曰:“舞有大垂手、小垂手。垂手人,言解舞之人?!?/div>
分類:
通曉
舞樂
《漢語大詞典》:
五方獅子舞(五方獅子舞)
唐 代的一種舞樂。
《
通典·樂六
》
:“太平樂,亦謂之五方獅子舞。獅子摯獸,出於西南夷、 天竺 師子 等國,綴毛為衣,象其俛仰馴狎之容,二人持繩拂為習弄之狀,五師子各依其方色,百四十人,歌太平樂,舞抃以從之,服飾皆作崑崙象。”參閱
《
新唐書·禮樂志十一
》
。
分類:
舞樂
粵公網(wǎng)安備44010402003275
粵ICP備17077571號
關(guān)于本站
聯(lián)系我們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