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漢語大詞典》:行朝
猶行在。舊唐書·崔胤傳:“伏乞詔赴行朝,以備還駕?!?宋 李綱 《論淮西軍變札子》:“ 王德 擅離職守,奔?xì)w行朝?!?span id="rfc33ug" class="book">《續(xù)資治通鑒·元世祖至元十四年》:“ 宜中 ( 陳宜中 )惶恐,亟召 秀夫 ( 陸秀夫 )還行朝。” 清 顧炎武 《延平使至》詩:“身留絶塞援枹伍,夢在行朝執(zhí)戟班?!?/div>
分類:行朝行在
《國語辭典》:后進(jìn)(後進(jìn))  拼音:hòu jìn
1.學(xué)識或資歷較淺的人?!墩撜Z。先進(jìn)》:「先進(jìn)于禮樂,野人也;后進(jìn)于禮樂,君子也?!埂端螘?。卷四六。張邵傳》:「暢少與從兄敷、演、敬齊名,為后進(jìn)之秀。」也稱為「后輩」。
2.多排房舍中后面的一排。如:「隊長幫我們安排的房間在后進(jìn)?!?/div>
《國語辭典》:旅人  拼音:lǚ rén
1.旅客。唐。戴叔倫 早行寄朱山人放詩:「山曉旅人去,天高秋氣悲?!?br />2.職官名。專門掌理割烹之事?!秲x禮。公食大夫禮》:「旅人南面,加匕于鼎退。」
《國語辭典》:行館(行館)  拼音:xíng guǎn
臨時居住的房舍。《永樂大典戲文三種。張協(xié)狀元。第二四出》:「(生)尊兄行館在那里?(丑)只在前面茶坊里?!姑鳌V鞕?quán)《荊釵記》第三一出:「小人一路打聽,行館就在四牌坊?!?/div>
《國語辭典》:西陸(西陸)  拼音:xī lù
1.昴宿的別稱?!稜栄?。釋天》:「西陸,昴也,西方之宿?!箙⒁姟戈摹箺l。
2.秋天。晉。郭璞游仙詩〉七首之七:「蓐收清西陸,朱羲將由白?!固啤?a href='PoemIndex.aspx?author=21620' target='_blank'>駱賓王 在獄詠蟬詩:「西陸蟬聲唱,南冠客思侵?!?/div>
《漢語大詞典》:東陸(東陸)
(1).古代指太陽運(yùn)行于東方七宿的區(qū)域。太平御覽卷十八引《易通統(tǒng)圖》:“日,春行東方青道曰東陸?!?span id="ldvm1a4" class="book">《后漢書·律歷志下》:“冬夏之間,則有春有秋。是故日行北陸謂之冬,西陸謂之春,南陸謂之夏,東陸謂之秋。” 王先謙 集解引 惠棟 曰:“此以列宿東西南北言也?!卑矗瑧?yīng)作:“西陸謂之秋……東陸謂之春。” 唐 李嶠 《日》詩:“東陸蒼龍駕,南郊赤羽馳?!?br />(2).泛指東方。 明 劉基 《春日行》詩:“白日出東陸,垂光曜中天?!?/div>
《漢語大詞典》:離京(離京)
即行都,行在。 前蜀 韋莊 《江上村居》詩:“聞道 漢 軍新破虜,使來仍説近離京?!?/div>
《漢語大詞典》:行衙
大吏出行在外的辦公處所。 宋 善琦 《跋尚用之詩》:“越二日詣城,謝公於行衙?!?宋 王明清 玉照新志卷四:“又幾日回,上皇已在發(fā)運(yùn)司行衙矣?!?/div>
《漢語大詞典》:游旅(遊旅)
猶旅人。指客居或旅行在外的人。逸周書·大匡:“於是告四方游旅,旁生忻通,津濟(jì)道宿,所至如歸?!?唐 杜牧 《題吳興消暑樓十二韻》:“暮角凄游旅,清歌慘泬寥?!?/div>
《國語辭典》:戲文(戲文)  拼音:xì wén
1.宋、元時代流行于中國南方的戲曲。明。高明《汲古閣本琵琶記》第一出:「(末)原來是這本傳奇。待小子略道幾句家門,便見戲文大意。」
2.泛指戲劇?!度辶滞馐贰返诙兀骸笐蛭膬?nèi)唱到梁灝的學(xué)生卻是十七八歲就中了狀元?!埂都t樓夢》第二三回:「那十二個孩子演習(xí)戲文呢?!?/div>
《國語辭典》:南胡  拼音:nán hú
樂器名。一種胡琴,屬拉弦樂器。木制琴筒,琴桿較長,蒙以蛇皮或蟒皮,聲音柔和圓潤,因流行于江南一帶,南方人稱為「南胡」。
《國語辭典》:二胡  拼音:èr hú
樂器名,擦弦樂器。張二弦,常以五度定弦,木制琴桿,琴筒多呈六角或八角形,蒙以蟒皮,皮上置琴馬。用竹制弓桿,張以馬尾,穿于兩弦之間演奏,屬胡琴類樂器之中音樂器。早期因流行于江南一帶,也稱為「南胡」。經(jīng)常用于獨奏或合奏,屬于國樂樂團(tuán)當(dāng)中最主要的擦弦樂器。
《漢語大詞典》:焉耆一龜茲語(焉耆一龜茲語)
古代流行在 新疆 吐魯番 、 焉耆 和 庫車 一帶的語言。分 焉耆 與 龜茲 ( 庫車 )兩種方言,差別較大。前者曾稱“吐火羅語A”,后者曾稱“吐火羅語B”。屬印歐語系Centum(Kentum)支派。文字使用婆羅米字母斜體。20世紀(jì)初以來,在我國 新疆 吐魯番 、 焉耆 、 庫車 等地發(fā)現(xiàn)了此語言的文獻(xiàn),多屬7-8世紀(jì),對印歐語歷史比較語言學(xué)研究有重要意義。
《漢語大詞典》:歇案
謂罪行在案而未被法辦。 元 關(guān)漢卿 《四春園》第二折:“你原是個舊境撒潑的賊,還歇著案哩?!?元 關(guān)漢卿 《四春園》第二折:“他駡我是歇案的賊!”《醒世姻緣傳》第十二回:“出了告示,再三勸人自新,祗除了歇案的人命強(qiáng)盜,其外雜犯,在他到任以前的,俱免追論?!?/div>
《漢語大詞典》:小熱昏(小熱昏)
(1).曲種名。舊時流行在 江 浙 一帶的一種街頭曲藝。原為賣梨膏糖的人作為招徠顧客的一種手段。唱詞多以新聞時事、民間故事為題材。演唱時用一面小鑼,三塊竹板,邊敲邊唱。小熱昏有 蘇州 、 杭州 兩派。現(xiàn)在搬上舞臺表演的“小鑼書”、“三敲賦”均屬“小熱昏”。《新世界小說社報》第5期《論戲劇彈詞之有關(guān)于地方自治》:“談小說如 蘇州 小熱昏,跳躍而入 玄妙觀 。” 阿英 《年畫的叫賣》:“過去 上海 所謂‘小熱昏’,是最擅長此道的。”
(2).語言妄誕、行為荒唐的年輕人。《冷眼觀》第十五回:“莫説我是無意順嘴溜的話,就是當(dāng)真説起的,你要我保他們那一班小熱昏,是個個能舉得孝廉方正,就打從我數(shù)起,先是頭一個靠不住?!?/div>
《國語辭典》:活期放款  拼音:huó qí fàng kuǎn
不約定期限的資金融通方式。其資金收回或銀行在約定時日前通知,或由客戶自由選擇,前者為通知放款,后者為透支。
《國語辭典》:存款準(zhǔn)備率(存款準(zhǔn)備率)  拼音:cún kuǎn zhǔn bèi lǜ
銀行在收取客戶各項存款后,除可用以經(jīng)營放款及投資,為銀行本身賺取收益外,必須保留一部分資金,并繳存于中央銀行,以備客戶隨時提取現(xiàn)金之用。此必須保留的存款馀額百分比,即稱為「存款準(zhǔn)備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