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423詞典 8分類詞匯 415
共423,分29頁顯示  上一頁  1  2  3  4  6  7  8  9 下一頁
分類詞匯(續(xù)上)
點砌
優(yōu)倡
承應(yīng)
飛人
優(yōu)戲
作伎
底工
馬戲
危竿
能劇
傍白
行放
丸劍
唱作
戲車
《國語辭典》:點砌(點砌)  拼音:diǎn qiè
耍笑的表演或動作。元。睢玄明〈耍孩兒。樂官行徑套。五煞〉:「除是撲煞點砌,按住開呵?!乖?。無名氏〈斗鵪鶉。半世飄蓬套。金蕉葉〉曲:「若論著點砌排科慣熟,敢教那罷剪嘴姨夫閉口。」也作「點拗」。
分類:耍笑表演
《漢語大詞典》:優(yōu)倡(優(yōu)倡)
(1).古代表演歌舞雜戲的藝人。史記·孔子世家:“優(yōu)倡侏儒為戲而前?!?宋 王讜 唐語林·方正:“ 武宗 數(shù)幸教坊作樂,優(yōu)倡雜進(jìn)?!?br />(2).泛指戲曲演員。 姚華 《曲海一勺》二:“浸淫演溢,充于 江 漢 ,優(yōu)倡所習(xí),莫此為先?!?br />(3).指歌舞雜戲。南史·柳仲禮傳:“ 仲禮 常置酒高會,日作優(yōu)倡,毒掠百姓,污辱妃主?!?宋 程大昌 演繁露·樂營將弟子:“ 開元 二年, 元宗 以太常禮樂之司不應(yīng)典優(yōu)倡雜樂,乃更置左右教坊以教俗樂?!?/div>
《國語辭典》:承應(yīng)(承應(yīng))  拼音:chéng yìng
侍奉、伺候。元。馬致遠(yuǎn)《漢宮秋》第四折:「白日里無承應(yīng),教寡人不曾一覺到天明,做的個團(tuán)圓夢境?!埂都t樓夢》第一四回:「尤氏猶臥于內(nèi)室,一應(yīng)張羅款待,獨(dú)是鳳姐一人周全承應(yīng)。」
《漢語大詞典》:飛人
①指懸空進(jìn)行雜技表演:空中~。②指跳得特別高或跑得非??斓娜耍号缡澜纭?。
《漢語大詞典》:優(yōu)戲(優(yōu)戲)
(1).古代指樂舞或以戲謔為主的雜戲。 宋 蔡絳 鐵圍山叢談卷四:“置酒出家妓,作優(yōu)戲以見待。”
(2).泛指戲曲。 清 葆光子 《物妖志·雜類·王上舍》:“三友登山棚,玩優(yōu)戲?!?br />(3).指表演樂舞或雜戲。新唐書·杜中立傳:“京師惡少優(yōu)戲道中,具騶唱珂衛(wèi),自謂‘盧言京兆’,驅(qū)放自如?!?宋 王偁 東都事略卷七十:“又?jǐn)?shù)月,移知 慶州 ,三司所給特支,物惡而估直高,軍人有語,而優(yōu)戲及之?!?br />(4).泛指演戲。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鍾生:“偶適一村,值臨河優(yōu)戲,士女甚雜。”
《漢語大詞典》:作伎
亦作“ 作妓 ”。 謂表演歌舞或演奏音樂。晉書·樂志下:“但歌,四曲,出自 漢 世,無弦節(jié)。作伎,最先唱。一人唱,三人和?!?晉 陸機(jī) 《吊魏武帝文》:“﹝ 魏武帝 遺令﹞又曰:‘吾婕妤妓人,皆著 銅雀臺 ,於臺堂上施八尺牀……月朝十五日,輒向帳作妓?!?span id="yqiults" class="book">《梁書·陳伯之傳》:“ 伯之 每旦常作伎,日晡輒臥,左右仗身皆休息。”
《國語辭典》:底工  拼音:dǐ gōng
基本工夫。多指戲曲表演技藝等。如:「從他表演中就可看出他的底工不錯?!?/div>
《國語辭典》:馬戲(馬戲)  拼音:mǎ xì
唐宋時,專指馴馬和馬術(shù)的表演?,F(xiàn)已成為各種馴獸或雜技表演的通稱。其形式多為馬術(shù)及各類動物的技巧動作表演并穿插丑角表演。
《國語辭典》:危竿  拼音:wéi gān
一種雜技。矗立一枝長竿,上面站著人,表演各種特技。唐。韋元旦 奉和圣制春日幸望春宮應(yīng)制詩:「危竿競捧中街日,戲馬爭銜上苑花?!?/div>
《國語辭典》:能劇(能?。 ?span id="8ccjzcg" class='label'>拼音:néng jù
一種日本古典戲劇。源于室町時期的日本古典藝術(shù)表演,乃世阿彌元清父子所創(chuàng)。表演時由男演員穿著華麗的服裝,帶著面具,配合著極簡單的樂器伴奏,藉由臺詞、身段、舞蹈和合唱,表達(dá)戲劇內(nèi)涵。也稱為「能樂」。
《漢語大詞典》:傍白
戲劇藝術(shù)表演方法之一。角色背著同臺其他劇中人而對觀眾直接說的話。 阿英 《敵后日記摘抄》:“讀 劉因 同志四劇本盡,取材很現(xiàn)實,且能有多樣性,惟喜用長篇獨(dú)白與傍白,似受 莫里哀 影響甚深。”
《國語辭典》:行放  拼音:xíng fàng
表演節(jié)目。宋。吳自牧《夢粱錄。卷一。元宵》:「舞隊自去歲冬至日,便呈行放。遇夜,官府支散錢酒犒之?!?/div>
《漢語大詞典》:丸劍(丸劍)
古代雜技名。表演時使用鈴和劍。文選·張衡〈西京賦〉:“跳丸劍之揮霍,走索上而相逢?!?張銑 注:“丸,鈴也。揮霍,鈴劍上下貌?!?南朝 宋 鮑照 《舞鶴賦》:“巾拂兩停,丸劍雙止?!?唐 元稹 《西涼伎》詩:“前頭百戲競撩亂,丸劍跳躑霜雪浮?!?/div>
分類:雜技表演
《國語辭典》:唱作  拼音:chàng zuò
本指戲曲的唱工與做工。后泛指表演。
《漢語大詞典》:戲車(戲車)
(1).在車上表演雜技。史記·萬石張叔列傳:“ 綰 以戲車為郎,事 文帝 。”漢書·衛(wèi)綰傳引此文, 顏師古 注:“若今弄車之技。”漢書·韓延壽傳:“令騎士兵車四面營陳,被甲鞮鞪居馬上,抱弩負(fù)蘭。又使騎士戲車弄馬盜驂?!?br />(2).供表演雜技的車。 漢 張衡 《西京賦》:“爾乃建戲車,樹脩旃,侲僮程材,上下翩翻?!?/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