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典故
覆舟如芥


《莊子集釋》卷一上〈內(nèi)篇·逍遙游〉~7~
且夫水之積也不厚,則其負(fù)大舟也無力。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則芥為之舟;置杯焉則膠,水淺而舟大也。風(fēng)之積也不厚,則其負(fù)大翼也無力。故九萬里,則風(fēng)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風(fēng);背負(fù)青天而莫之夭閼者,而后乃今將圖南。唐·成玄英疏:「芥,草也。膠,黏也。此起譬也。夫翻覆一杯之水于坳污堂地之間,將草葉為舟,則浮汎靡滯;若還用杯為舟,理必不可。何者?水淺舟大,則黏地不行故也?!?/span>
《漢語大詞典》:覆舟
(1).翻船。喻敗亡覆滅。荀子·王制:“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則載舟,水則覆舟?!?a href='Query.aspx?type=poem&id=89' target='_blank'>《韓非子·安?!?/a>:“奔車之上無 仲尼 ,覆舟之下無 伯夷 ?!?明 陳子龍 《陳涉論》:“后之人主,亦知邱民之可畏,而覆舟之戒始信?!?br />(2).復(fù)查舟船,以防罅漏。禮記·月令:“﹝季春之月﹞命舟牧覆舟,五覆五反,乃告舟備具于天子焉?!?/div>
《國語辭典》:載舟覆舟(載舟覆舟)  拼音:zài zhōu fù zhōu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比喻取得民心的重要?!杜f唐書。卷七一。魏徵傳》:「載舟覆舟,所宜深慎,奔車朽索,其可忽乎?」也作「覆舟載舟」。
《國語辭典》:覆舟載舟(覆舟載舟)  拼音:fù zhōu zài zhōu
水能載舟,也能覆舟。比喻取得民心的重要。參見「載舟覆舟」條。
《國語辭典》: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拼音:shuǐ néng zài zhōu,yì néng fù zhōu
(諺語)比喻事物使用得當(dāng)則有利,不當(dāng)則有害。唐。吳兢《貞觀政要。卷一。政體》:「臣又聞古語云:『君,舟也;人,水也。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槐菹乱詾榭晌罚\如圣旨。」
《漢語大詞典》:水則載舟,水則覆舟(水則載舟,水則覆舟)
水能載舟,也能覆舟。喻民可擁護(hù)君主,也能推翻君主。荀子·王制:“庶人安政,然后君子安位。傳曰:‘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則載舟,水則覆舟?!酥^也?!?/div>
《漢語大詞典》:蒼兕(蒼兕)
(1).傳說中的水獸名。 唐 杜甫 《復(fù)陰》詩:“江濤簸岸黃沙走,云雪埋山蒼兕吼?!?清 吳偉業(yè) 《悲歌贈吳季子》:“前憂猛虎后蒼兕,土穴偷生若螻蟻?!?br />(2).古代掌管舟楫的官。蒼兕,善奔突,能覆舟,故以此名官為警。史記·齊太公世家:“ 師尚父 左杖黃鉞,右把白旄以誓,曰:‘蒼兕蒼兕,總爾眾庶,與爾舟楫,后至者斬?!熘?盟津 ?!?司馬貞 索隱引 馬融 曰:“蒼兕,主舟楫官名。” 晉 郭璞 《〈山海經(jīng)〉序》:“鈞天之庭,豈伶人之所躡;無航之津,豈蒼兕之所涉?!?清 臧琳 經(jīng)義雜記·蒼兕主舟楫官:“蓋蒼兕本水獸,善覆舟,故以此名官,欲使居是官者盡其職,常以蒼兕為警也?!?br />(3).借指水軍。梁書·武帝紀(jì)下:“ 高祖 英武睿哲,義起 樊 鄧 ,仗旗建號,濡足救焚,總蒼兕之師,翼龍豹之陣。” 南朝 梁簡文帝 《南郊頌》序:“塵清世晏,蒼兕無用其武功?!?/div>
《國語辭典》:舟水之喻  拼音:zhōu shuǐ zhī yù
水喻民,舟喻君,水能載舟,也能覆舟。形容君民之間就如舟水的關(guān)系一般。《三國志。卷二七。魏書。王基傳》:「愿陛下深察東野之弊,留意舟水之喻,息奔駟于未盡,節(jié)力役于未困?!?/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