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人物簡介

全宋詩
童宗說,字夢弼,南城(今屬江西)人。高宗紹興二十一年(一一五一)進(jìn)士,官袁州教授。著有《旴江志》、《柳文音注》,已佚。事見明正德《建昌府志》卷一六、清同治《南城縣志》卷八。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唐南城人,字夢弼,號南城先生。眉宇秀整,操尚拔俗,為袁州教授。有《柳文音注》。
全宋文·卷四七五八
童宗說,字夢弼,建昌軍南城(今江西南城)人。紹興二十一年第進(jìn)士,紹興間為袁州州學(xué)教授。著有《旴江志》十卷、《宜春志》十卷及《柳文音釋》。見《直齋書錄解題》卷八,《郡齋讀書附志》卷下,雍正《江西通志》卷五○、八三。

人物簡介

全宋詩
□說,號平山,仙游(今屬福建)人(弘治《興化府志》卷三三)。
孫懷說 朝代: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宋涇州靈臺人。為人任俠,不事產(chǎn)業(yè)。工畫釋道人物,師法吳道子。作畫往往乘興命筆。亦工畫石,文同有題其紙本亂石詩。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名一作說。宋明州定海人,字習(xí)之。曹粹中孫。幼歲痛其父死于李全之難,絕葷酒婚宦,刻志問學(xué)?!段褰?jīng)》有解,后學(xué)問難,酬答亹亹不倦。從故家借書,請書目一閱,即能言其本末。平生無喜慍,嘗戒學(xué)子絕人我則天理自著。為《易解全書》,分辭變象占。學(xué)者尊為泰宇居士。詩文亦精潔可傳。
莫說 朝代: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宋邵武人。以窮經(jīng)為務(wù)。至京師,從孫復(fù)、石介游,講明道學(xué)。歸隱不仕。
蔡夢說 朝代: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宋臺州黃巖人,字起嚴(yán)。師事車瑾,究心濂洛之學(xué)。開門授徒,多所造就。有《箋詩》等。

人物簡介

全宋文·卷四五七九
徐宗說(?——一一六二),衢州開化(今浙江開化)人。紹興中為太府寺丞、度支郎中,累遷至太府卿,權(quán)戶部侍郎,試兵部侍郎,充敷文閣直學(xué)士、知明州。二十五年以言者論其依附秦檜奪職,二十八年謫居南康軍。三十二年卒。見《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卷一五四、一五九、一六五、一六七、一七○、一七九、一九九,《海陵集》卷一三《除權(quán)戶部侍郎制》。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125—1174 【介紹】: 宋溫州永嘉人,字夢叟。高宗紹興三十年進(jìn)士。父母喪,感慨祿養(yǎng)不及,退而力學(xué)。晚年授長樂縣主簿,卒于任。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126—1193 【介紹】: 宋蘇州吳縣人,字致能,號石湖居士。高宗紹興二十四年進(jìn)士。累官禮部員外郎兼崇政殿說書。孝宗初,知處州,修復(fù)通濟(jì)堰,民得灌溉之利。乾道六年出使金國,不畏強(qiáng)暴,不辱使命。除中書舍人。淳熙五年,拜參知政事,僅兩月,被劾罷,奉祠。后因病,退居故里石湖。卒贈少師,追封崇國公,謚文穆。素有文名,尤工于詩。有《石湖集》、《攬轡錄》、《吳船錄》、《吳郡志》、《桂海虞衡志》等。
全宋詩
范成大(一一二六~一一九三),字至能,號石湖居士,吳(今江蘇蘇州)人。高宗紹興二十四年(一一五四)進(jìn)士,除徽州司戶參軍。三十二年,入監(jiān)太平惠民和劑局。孝宗隆興元年(一一六三),為編類高宗圣政所兼敕令所檢討官。乾道元年(一一六五),累遷著作佐郎。二年,除吏部員外郎,為言者論罷。三年,起知處州。五年,除禮部員外郎兼崇政殿說書,兼國史院編修官。六年,以起居郎假資政殿大學(xué)士使金。使歸,遷中書舍人,同修國史及實錄院同修撰。七年,知靜江府兼廣西經(jīng)略安撫使。淳熙二年(一一七五),除四川安撫制置使。四年召對,權(quán)禮部尚書。五年,拜參知政事,尋罷。七年,知明州兼沿海制置使。八年,知建康府(《景定建康志》卷一四)。十年,以疾奉祠。十五年,起知福州,未赴。光宗紹熙三年(一一九二)加資政殿大學(xué)士知太平州。四年卒,年六十八。有《石湖大全集》一百三十六卷(《宋史·藝文志》),已佚。今傳《石湖居士詩集》三十四卷,及《吳郡志》、《攬轡錄》、《驂鸞錄》、《桂海虞衡志》、《吳船錄》等。事見《周文忠公集》卷六一《范公成大神道碑》,《宋史》卷三八六有傳?!》冻纱笤姡浴端牟繀部酚坝∏蹇滴躅櫴蠍廴晏每緸榈妆?。校以明弘治金蘭館銅活字本(簡稱明本)、康熙黃昌衢藜照樓刻《范石湖詩集》二十卷(簡稱黃本),并酌采清沈欽韓《范石湖詩集注》(簡稱沈注)。新輯集外詩附于卷末。
詞學(xué)圖錄
范成大(1126-1193) 字致能,號石湖居士。蘇州吳縣人。南宋四大詩人之一。有《石湖居士詩集》、《石湖詞》。
黃鶴樓志·人物篇
范成大(1126—1193) 南宋詩人。字致能,號石湖居士。蘇州吳縣(今江蘇)人。紹興二十四年(1154)進(jìn)士,累官禮部員外郎、靜江知府、資政殿大學(xué)士、吏部尚書。工詩詞,以善寫田園詩著稱,與尤袤、楊萬里、陸游合稱“中興四大詩人”(南宋四大家)。有《石湖居士集》等。孝宗淳熙四年(1177)中秋,由四川卸任東回臨安,經(jīng)過武昌時曾數(shù)次登臨黃鵠山南樓,作《水調(diào)歌頭?中秋飲南樓》并載入其所撰《吳船錄》,抒發(fā)歲月蹉跎、壯志難酬的抑郁之情,開登南樓題黃鶴樓詞之先河。并在南樓題詩七律《鄂州南樓》,描繪武昌中秋之夜的迷人景象,表達(dá)出對江城的贊美之情。
全宋文·卷四九七五
范成大(一一二六——一一九三),字至能,一字幼元,早號此山居士,后號石湖居士,平江府吳縣(今江蘇蘇州)人。紹興二十四年進(jìn)士,調(diào)徽州司戶參軍。隆興二年除樞密院編修官。乾道元年升校書郎、兼國史院編修官、遷著作佐郎。二年除吏部員外郎,罷,主管臺州崇道觀。三年,起知處州。五年,召除禮部員外郎兼崇政殿說書,兼國史院編修官。擢起居舍人兼侍講,仍兼實錄院檢討官。六年五月,遷起居郎。使金還,除中書舍人、同修國史。九年,出為廣西經(jīng)略安撫使兼知靜江府。淳熙元年,除敷文閣待制、四川制置使兼知成都府。四年,以病丐歸。入對,除權(quán)禮部尚書。五年知貢舉,尋兼直學(xué)士院,以中大夫參知政事,兼權(quán)修國史日歷。出知婺州、明州,兼沿海制置使。八年,改帥江東兼行宮留守、知建康府。十年丐閑。十五年起知福州,力辭。紹熙三年,知太平州,旋丐歸。四年薨,年六十八。見《周文忠公集》卷六一《資政殿大學(xué)士贈銀青光祿大夫范公神道碑》,《宋史》卷三八六本傳,于北山《范成大年譜》,孔凡禮《范成大年譜》。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136—1188 【介紹】: 宋婺州金華人,字與政,號說齋。高宗紹興二十一年進(jìn)士,為西安主簿。三十年復(fù)中博學(xué)宏詞科。歷建康府學(xué)教授、秘書省正字。上萬言書論時政,孝宗納之,召除著作佐郎,出知信州、臺州。治政理財頗有建樹,為學(xué)多與朱熹相左。后為朱熹劾罷。歸而益肆力于學(xué),著述頗豐。有《六經(jīng)解》、《諸史精義》、《帝王經(jīng)世圖譜》、《九經(jīng)發(fā)題》、《陸宣公奏議解》、《天文詳辨》、《地理詳辨》、《愚書》、《說齋文集》等。
全宋詩
唐仲友(一一三六~一一八八),字與政,金華(今屬浙江)人。高宗紹興二十一年(一一五一)進(jìn)士,調(diào)衢州西安簿。三十一年再中弘詞科,通判建康府(《景定建康志》卷二八)。孝宗時上書論時政,召除秘書省著作郎,出知信州。淳熙七年(一一八○)移知臺州,八年擢江西提刑(《嘉定赤城志》卷九),被劾奉祠。十五年卒,年五十三。有《悅齋文集》四十卷等,大多已佚,今存《悅齋文鈔》十卷、補(bǔ)一卷等?!?a target='_blank'>宋元學(xué)案》卷六○、《宋史翼》卷一三有傳?!√浦儆言?,以民國永康胡氏夢選樓刊《續(xù)金華叢書》本為底本。校以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兩宋名賢小集》卷一五九《說齋小集》(簡稱名賢集)。新輯集外詩編為第二卷。
全宋文·卷五八五六
唐仲友(一一三六——一一八八),字與政,號悅齋,婺州金華(今浙江金華)人,堯封子。紹興二十一年登進(jìn)士第,為衢州西安縣主簿。三十年再中宏詞科,通判建康府。上萬言書論時政,召試,除秘書省著作郎。出知信州,淳熙七年移知臺州。擢江西提刑,為朱熹所劾罷,益致力于經(jīng)史學(xué)。十五年卒,年五十三。著有《六經(jīng)解》(殘存)、《諸史精義》、《帝王經(jīng)世圖譜》(存)、《孝經(jīng)解》、《九經(jīng)發(fā)題》(存)、《陸宣公奏議解》、《經(jīng)史難答》、《乾道秘府群書新錄》、《天文詳辯》、《地理詳辯》、《魯軍制九問》(存)、《愚書》(存)、《悅齋文集》等。見《宋會要輯稿》職官七二之三六、選舉一一之三二、選舉一二之一四、選舉二○之二一、選舉三一之二二,《宋元學(xué)案》卷六○及周學(xué)武《唐仲友年譜》(《臺大研究生》第一期)等。
趙公說 朝代:南宋

人物簡介

簡介
乾道五年(1169)任成都府路轉(zhuǎn)運(yùn)判官。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180 【介紹】: 宋開封人。以父任為右職。娶高宗吳皇后妹,累遷知閤門事。孝宗隆興初,兼樞密副都承旨。乾道初,擢都承旨,加明州觀察使。七年,除簽書樞密院事,朝論嘩然不平,改安慶軍節(jié)度使、提舉萬壽觀。次年復(fù)召為簽書樞密院事,凡諫阻者皆遭貶責(zé),于是聲勢赫然,無敢攖者。淳熙二年,孝宗察其欺罔數(shù)事,命侍御史范仲芑究之,遂罷為太尉,提舉玉隆宮。諫官湯邦彥又劾其奸贓,降明州觀察使,責(zé)居撫州。后卒于湖州。
全宋詩
張說,字霖卿,營道(今湖南道縣)人。孝宗隆興元年(一一六三)有《游老君洞》詩。事見《八瓊室金石補(bǔ)正》卷八六。
全宋文·卷四八六六
張說(?——一一八○),開封(今河南開封)人,公裕子。以父任為右職,娶圣壽皇后女弟,累遷知閤門事。隆興初兼樞密副都承旨,乾道初為都承旨,加明州觀察使。乾道七年除簽書樞密院事,為群臣所攻,奉祠歸第;次年仍命該職,論之者皆補(bǔ)外,于是勢力赫然。淳熙初,孝宗知其欺罔,罷為太尉,又為諫官所劾,乃降為明州觀察使,責(zé)居撫州。淳熙七年卒于湖州?!?a target='_blank'>宋史》卷四七○《佞幸傳》有傳。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140—1204 【介紹】: 宋建寧建安人,流寓湖州,字起嚴(yán),號東塘居士。孝宗隆興元年進(jìn)士。授溧陽主簿。歷知池州、衢州、平江府,入為吏部尚書兼侍讀。寧宗嘉泰三年,同知樞密院,進(jìn)參知政事。罷以資政殿學(xué)士知鎮(zhèn)江府。奉祠致仕。學(xué)問淹博,其疏奏多切時弊,詩文格調(diào)清新。任四川安撫使時,嘗命屬官輯蜀中詩文為《成都文類》。有《東塘集》。
全宋詩
袁說友(一一四○~一二○四),字起巖,號東塘居士,建安(今福建建甌)人。僑居湖州。孝宗隆興元年(一一六三)進(jìn)士,調(diào)溧陽簿。歷主管刑工部架閣文字、國子正、太常寺主簿、樞密院編修官、秘書丞。淳熙間,知池州(《宋會要輯稿》瑞異二之二五)。改知衢州。光宗紹熙元年(一一九○),由提點浙西刑獄改提舉浙西常平茶鹽(《金石補(bǔ)正》卷一一六)。二年,知平江府(《宋會要輯稿》食貨七○之八三)。三年,知臨安府(同上書刑法四之九○)。寧宗慶元元年(一一九五),遷戶部侍郎(《宋史》卷一七五),權(quán)戶部尚書。三年,為四川制置使兼知成都府(《宋會要輯稿》職官七四之一)。召為吏部尚書兼侍讀,出知紹興府兼浙東路安撫使。嘉泰二年(一二○二),同知樞密院事。三年,遷參知政事(《宋史》卷三八、二一三)。尋加大學(xué)士致仕。四年卒,年六十五。有《東塘集》,已佚。清四庫館臣據(jù)《永樂大典》輯為二十卷。事見本集附錄《家傳》?!≡f友詩,以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其中詩七卷)為底本。酌?!?a target='_blank'>永樂大典》殘本。館臣漏輯詩十二首,附于卷末。
全宋文·卷六一九四
袁說友(一一四○——一二○四),字起巖,號東塘居士,建安(今福建建甌)人,寓居湖州。登隆興元年進(jìn)士第。淳熙四年為秘書丞,歷知池州。紹熙中入為侍左郎中,知臨安府。寧宗即位,為戶部侍郎兼侍講。慶元二年出為四川制置使兼知成都府。復(fù)入為吏部尚書,歷知紹興府兼浙東安撫使。嘉泰二年除同知樞密院事。三年,拜參知政事。罷知鎮(zhèn)江府,以資政殿大學(xué)士致仕。嘉泰四年卒,年六十五。著有《擇善易解》,《東塘集》。嘗命僚屬纂輯蜀中詩文為《成都文類》五十卷(存)。見《東塘集》附《家傳》,《宋史翼》卷一四本傳。
邵說 朝代:南宋

人物簡介

全宋文·卷四三四七
邵說,乾道八年為國子監(jiān)主簿,尋為大理寺丞,被命詢究措置諸路遞角。次年轉(zhuǎn)左朝奉郎致仕。見《宋會要輯稿》選舉二二之二○、職官七七之八三、方域一一之二三。
張宗說 朝代:南宋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145—1227 【介紹】: 宋建寧府崇安人,字巖夫,自號玉峰逸老。學(xué)于朱熹。事繼母盡孝,以厚德為鄉(xiāng)里所重。光宗紹熙間盜作,至其境,相戒毋犯。寧宗慶元初,以累舉恩授官,仕至歸州推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