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漢語大詞典》:踴抃(踴抃)
亦作“踴抃”。 跳躍拍手。喜極貌。資治通鑒·晉穆帝永和五年:“眾聞之,皆踴抃大呼?!?胡三省 注:“踴,跳躍也。抃,拊手也?!?/div>
《漢語大詞典》:涌趯
亦作“ 涌躍 ”。 升騰;跳躍。漢書·李尋傳:“若此之徒,皆嫉善憎忠,壞天文,敗地理,涌趯邪陰,湛溺太陽?!?顏師古 注:“趯字與躍同?!?晉 摯虞 《觀魚賦》:“乃有 洧泉 之鯉,濯陂之鰋,瀺灂涌躍,沒浪赴遠?!?/div>
分類:升騰跳躍
《漢語大詞典》:躅陸(躅陸)
頓足跳躍貌。 南朝 宋 劉敬叔 異苑卷三:“見一象腳有巨刺,此人牽挽得出,病者即起,相與躅陸,狀若歡喜?!?/div>
分類:頓足跳躍
《漢語大詞典》:詟蹠(讋跖)
因震懾而跳躍。 唐 杜甫 《朝獻太清宮賦》:“忽翳日而翻萬象,卻浮云而留六龍。咸讋跖而壯慈應,終蒼黃而昧所從?!?/div>
分類:震懾跳躍
《漢語大詞典》:躑踏(躑踏)
亦作“ 躑蹋 ”。 蹬踢跳躍。 清 葉燮 原詩·內篇上:“觀其縱橫躑踏,睥睨千古,絶無絲毫 曹 ( 曹植 ) 劉 ( 劉楨 )餘習?!?/div>
分類:跳躍
《國語辭典》:萬馬奔騰(萬馬奔騰)  拼音:wàn mǎ bēn téng
形容聲勢浩大?!冻蹩膛陌阁@奇》卷二二:「空中如萬馬奔騰,樹杪似千軍擁沓。」
《漢語大詞典》:踢跳
(1).跳躍貌。《宋史·兵志四》:“ 昌祚 等乃以牌子踢跳閃爍,振以響環(huán),賊馬驚潰?!?br />(2).又踢又跳。警世通言·趙太祖千里送京娘:“約莫二更時分,只聽得赤麒麟在后邊草屋下有嘶喊踢跳之聲。”《隋唐演義》第八回:“馬見主人拍項分付,有欲言之狀,四蹄踢跳,嘶喊連聲?!?蔣和森 《風蕭蕭》十一:“一上去就緊緊揪住鬃毛任那馬蹴踏踢跳,就是不放。”
(3).方言。靈活;乖巧。
(4).指賣乖取巧。《金瓶梅詞話》第二三回:“不許你在漢子跟前弄鬼,輕言輕語的,你説把俺們躧下去了,你要在中間踢跳,我的姐姐,對你説,把這等想心兒,且吐了些兒罷。”
《國語辭典》:踢跶(踢躂)  拼音:tī tà
擬聲詞。形容人或動物的腳步聲。如:「遠處傳來一陣陣踢跶的馬蹄聲?!挂沧鳌柑哌_」。
《國語辭典》:田賽(田賽)  拼音:tián sài
在陸上廣場競技時,以高度、遠度決勝負的跳躍及投擲比賽。包括跳高、撐竿跳高、跳遠、三級跳遠、鐵餅、標槍、鏈球等項目。
《國語辭典》:田徑運動(田徑運動)  拼音:tián jìng yùn dòng
一種體育運動。最初為人類進化時,自衛(wèi)的要求與作為生活上的技能,是一種基本體力的活動。而后古希臘人在宗教慶典時,于奧林匹克競技會上常舉行一些跑跳投擲等競賽。沿傳至今,由于場地設備與技術的精進,運動方式與項目均已不同??煞譃樘镔惻c徑賽。田賽如跳高、跳遠、推鉛球等;徑賽多為跑、走等項目。
《國語辭典》:水虱  拼音:shuǐ shī
動物名。節(jié)肢動物。體狹長,頭有觸角,擅跳躍。多棲息于沼澤中或濕地上。
《國語辭典》:自由體操(自由體操)  拼音:zì yóu tǐ cāo
體操競賽項目。運動員在地板、地毯或墊子上徒手做各種動作。
《漢語大詞典》:吼擲(吼擲)
咆哮跳躍。 唐 段成式 酉陽雜俎續(xù)集·金剛經(jīng)鳩異:“﹝沙彌 道蔭 ﹞因他出夜歸,中路忽遇虎,吼擲而前,沙彌知不免,乃閉目而坐?!?/div>
分類:咆哮跳躍
《漢語大詞典》:技巧運動(技巧運動)
體操項目之一。由翻騰、倒立、平衡、跳躍等動作組成。項目有男、女單人、雙人、混合雙人以及三人、四人等。
《漢語大詞典》:簸騰(簸騰)
翻動跳躍。 明 謝肇淛 《五雜俎·物部一》:“物之猛者,不能相下。如龍潛水中,以虎頭投之,則必驚怒簸騰,淘出之,乃已?!?/div>
分類:翻動跳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