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漢語大詞典》:南奔
(1).向南奔跑;南逃。 北周 庾信 《哀江南賦》:“值五馬之南奔,逢三星之東聚?!?span id="8sboqtb" class="book">《隋書·音樂志上》:“於是樂人南奔, 穆皇 羅鐘磬; 苻堅 北敗, 孝武 獲登歌。” 唐 李白 《永王東巡歌》之二:“ 三川 北虜亂如麻,四海南奔似 永嘉 ?!?span id="sqhvzga" class="book">《宋史·何灌傳》:“ 靖康 元年正月二日,次 滑州 , 方平 ( 梁方平 )南奔, 灌 亦望風迎潰?!?br />(2). 南北朝 時期謂郎官轉任治書侍御史者。南史·謝幾卿傳:“ 梁 天監(jiān) 中,自尚書三公郎為治書侍御史。舊郎官轉為此職者,世謂之南奔?!?span id="yqqdmqj" class="book">《通典·職官六》:“自 宋 齊 以來,此官不重。自郎官轉持書者,謂之南奔?!卑矗?陳垣 《史諱舉例》卷五:“‘持’應作‘治’?!?/div>
《漢語大詞典》:移節(jié)(移節(jié))
(1).舊稱大吏轉任或改變駐地。 清 陳康祺 郎潛紀聞卷十一:“移節(jié) 安徽 ,主 江 南試?!?br />(2).改換節(jié)奏。 南朝 梁 庾肩吾 《侍宴宣猷堂應令》詩:“艷舞時移節(jié),新歌屢上絃?!?br />(3).改變氣節(jié)。 唐 張鷟 朝野僉載卷三:“吾誓不移節(jié),而為此所撓,蓋吾容貌未衰故也?!?明 沈德符 野獲編·勛戚·劉基:“所以父子( 劉基 父子)相繼歿于奸臣紊政之秋,此果不移節(jié)也?!?/div>
《漢語大詞典》:外轉(外轉)
舊時謂京官轉任外省同級官職。與內轉相對。 明 沈德符 野獲編·督撫·許中丞:“其在吏部,為佞人 王篆 所排,外轉僉事,后漸陟南京兆?!?span id="riujihn" class="book">《醒世姻緣傳》第八三回:“且打點不到,仍要轉出外頭去做縣丞主簿,不如這中書,納完銀就題授了,且又不外轉。”兒女英雄傳第十九回:“后來你老人家服滿,升了二等侍衛(wèi),便外轉了參將。”
《漢語大詞典》:外徙
謂轉任地方官。新唐書·儒林傳中·徐堅:“﹝ 徐堅 ﹞數(shù)外徙,久乃遷祕書監(jiān)、左散騎常侍?!眳⒁姟?外遷 ”。
《漢語大詞典》:外遷(外遷)
舊時謂京官調任地方官。漢書·五行志上:“ 劉向 以為先是上復徵用 周堪 為光祿勛,及 堪 弟子 張猛 為太中大夫, 石顯 等復譖毀之,皆出外遷?!?span id="enajzc8" class="book">《新唐書·孔溫業(yè)傳》:“ 大中 時為吏部侍郎,求外遷,宰相 白敏中 顧同列曰:‘吾等可少警, 孔吏部 不樂居朝矣?!?宋 曾鞏 《齊州謝到任表》:“遽此外遷,處之劇郡。”
《漢語大詞典》:轉銜(轉銜)
轉任其他官職。 唐 顧云 《代人上路相公啟》:“許以轉銜,致諸外府。”
分類:轉任官職
《國語辭典》:調遷(調遷)  拼音:diào qiān
職務轉任。如:「他由地方政府調遷至中央政府任職?!?/div>
分類:職務轉任
《國語辭典》:建中告身帖  拼音:jiàn zhōng gào shēn tiè
唐德宗建中元年八月,顏真卿自吏部尚書轉任太子少師的令狀。是顏真卿楷書唯一的傳世墨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