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綜合
詩話
詞話
古籍檢索
類書集成
查詢
詩詞
典故詞匯
對仗詞匯
詞譜
曲譜
詩詞地圖
登錄
韻典
平水韻
詞林正韻
中原音韻
中華通韻
校注
律詩校驗
詞格校驗
曲格校驗
對聯(lián)校驗
自動箋注
課堂
律絕創(chuàng)作
填詞入門
公開課
學(xué)習(xí)指南
其它
簡繁轉(zhuǎn)換
詩社
詩詞書店
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處分類
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
全部
84
詞典
1
分類詞匯
83
共83,分6頁顯示
1
2
3
4
5
6
2
3
4
5
下一頁
分類詞匯
逐北
遠揚
奔逃
逃走
落荒
越逸
越軼
跳去
竄走
竄亡
迸走
逃叛
跳走
逃脫
亡走
《國語辭典》:
逐北
拼音:
zhú běi
追剿敗北逃亡的軍隊?!稘h書。卷一。高帝紀(jì)下》:「上從晉陽連戰(zhàn),乘勝逐北,會大寒,士卒墮指者什二三。」《文選。李陵。答蘇武書》:「斬將搴旗,追奔逐北?!?/div>
分類:
追擊
逃跑
擊敗
《漢語大詞典》:
遠揚(遠揚)
(1).向上揚起的枝條。
《詩·豳風(fēng)·七月》
:“蠶月條桑,取彼斧斨,以伐遠揚,猗彼女桑?!?朱熹 集傳:“遠揚,遠枝揚起者也。” 唐
王維
《春中田園作》
詩:“持斧伐遠揚,荷鋤覘泉脈?!?br />(2).遠走;逃跑。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
《辛亥革命·武昌起義》
:“此風(fēng)一播,一般在前 清 作官者,均已遠揚?!?br />(3).傳播到遠處。 郭沫若
《卓文君》
第一景:“ 司馬先生 問他,前幾天我們家中有琴音遠揚,是誰人彈的?”
分類:
遠揚
傳播
向上
上揚
揚起
遠處
逃跑
枝條
《國語辭典》:
奔逃
拼音:
bēn táo
奔走逃亡。如:「一見我軍包抄之勢己成,敵人便四處奔逃,潰不成軍?!埂度龂萘x》第六回:「曹操慌忙策馬,奪路奔逃,正遇徐榮,轉(zhuǎn)身便走。」
分類:
奔逃
逃跑
《國語辭典》:
逃走
拼音:
táo zǒu
逃跑。元。關(guān)漢卿《救風(fēng)塵》第四折:「賤人,哪里去?宋引章,你是我的老婆,如何逃走?」《老殘游記》第一九回:「吳二浪子那個王八羔子,我們在牢里的時候,他同賈大妮子天天在一塊兒。聽說這案翻了,他就逃走了?!?/div>
分類:
逃走
逃跑
《國語辭典》:
落荒
拼音:
luò huāng
離開大路、官道,向荒野奔逃。比喻逃命?!端疂G傳》第四八回:「兩個斗了一二十合,不分勝敗。欒廷玉賣個破綻,落荒即走。」
分類:
亂說
荒野
逃跑
《漢語大詞典》:
越逸
(1).逃跑;逃竄。
《三國志·魏志·鍾會傳》
:“南杜走 吳 之道,西塞 成都 之路,北絶越逸之徑。”
《
北齊書·祖珽傳
》
:“令録 珽 付禁,勿令越逸?!?span id="rkn6tli" class="book">《
續(xù)資治通鑒·宋太宗至道三年
》:“此行當(dāng)亟殄賊,無使越逸?!?br />(2).超邁,出眾。 宋 王讜
《
唐語林·補遺一
》
:“夫帝王之相,且須有英特越逸之氣。”
分類:
逃跑
逃竄
出眾
《漢語大詞典》:
越軼(越軼)
(1).逃跑;逃竄。 唐
陸龜蒙
《蟹志》
:“扳援越軼,遯而去者十六七?!?清
趙翼
《靜觀》
詩之三:“使非有界畫,安得無越軼?”參見“ 越逸 ”。
(2).超越;勝過。 唐
柳宗元
《為文武百官請復(fù)尊號表》
之二:“英聲之揚,宜越軼于千古。” 明
胡應(yīng)麟
《詩藪雜編·遺逸上》
:“餘存者非辭義寂寥,章旨斷缺,即淺鄙可疑,未有越軼
《
文選
》
之上者?!?/div>
分類:
超越
逃跑
勝過
逃竄
《漢語大詞典》:
越逸
(1).逃跑;逃竄。
《三國志·魏志·鍾會傳》
:“南杜走 吳 之道,西塞 成都 之路,北絶越逸之徑?!?span id="2v2i7zr" class="book">《
北齊書·祖珽傳
》:“令録 珽 付禁,勿令越逸。”
《
續(xù)資治通鑒·宋太宗至道三年
》
:“此行當(dāng)亟殄賊,無使越逸?!?br />(2).超邁,出眾。 宋 王讜
《
唐語林·補遺一
》
:“夫帝王之相,且須有英特越逸之氣。”
分類:
逃跑
逃竄
出眾
《漢語大詞典》:
跳去
逃跑。 宋
陸游
《三山杜門作歌》
之一:“ 淮 邊夜聞賊馬嘶,跳去不待雞號旦?!?/div>
分類:
逃跑
《漢語大詞典》:
竄走(竄走)
(1).逃跑;潛逃。
《
陳書·高祖紀(jì)上
》
:“ 高祖 與戰(zhàn),大破之, 路養(yǎng) 脫身竄走, 高祖 進頓 南泉 ?!?明
沈德符
《
野獲編·叛賊·妖人趙古元
》
:“﹝ 一平 ﹞乃走 杭州 ,復(fù)聚眾逞妖,為詰盜者所誰何,輒拒捕殺人,竄走 徐州 ,改今名?!?br />(2).奔走;亂跑。 郭沫若
《恢復(fù)·黃河與揚子江對話》
:“沒有什么喲,我只是在我的道路上竄走。” 蕭紅
《生死場》
十五:“ 日本 兵滿村竄走, 平兒 到 金枝 家棚頂去過夜?!?/div>
分類:
奔走
逃跑
潛逃
亂跑
《漢語大詞典》:
竄亡(竄亡)
逃亡;逃跑。
《
明史·陳瑄傳
》
:“五曰軍伍竄亡,乞覈其老疾者,以子弟代,逃亡者追補,戶絶者驗除?!?清
方文
《宋遺民詠·謝皋羽翱》
:“皇天不我祐, 文 ( 文天祥 )執(zhí) 謝 竄亡。”
分類:
逃亡
逃跑
《漢語大詞典》:
迸走
猶逃跑。迸,通“ 屏 ”。 三國 魏
曹操
《上言破袁紹》
:“ 紹 與子 譚 輕身迸走,凡斬首七萬餘級?!?span id="iai6a7r" class="book">《
南史·宋南郡王義宣傳
》:“ 義宣 與 質(zhì) 相失,各單舸迸走?!?宋
蘇舜欽
《推誠保德功臣韓公行狀》
:“賊棄舟迸走?!?/div>
分類:
逃跑
《漢語大詞典》:
逃叛
逃跑;叛逃。
《
三國志·吳志·陳脩傳
》
:“時諸新兵多有逃叛,而 脩 撫循得意,不失一人?!?span id="ewt6gyg" class="book">《
太平廣記
》卷一二○引 北齊 顏之推
《
還冤記
》
:“ 道生 見縛一人于樹,就視,乃故舊部曲也。 道生 問:‘汝何罪?’答云:‘失意逃叛?!?span id="oayvx20" class="book">《
南史·孔覬傳
》:“ 覬 子 長公 , 璪 二子 淹 玄 并在都,馳信密報, 泰始 二年正月,并逃叛東歸。” 清
歸莊
《左柱國光祿大夫路文貞公行狀》
:“營將 趙洪禎 等以所部逃叛,亦討斬之。”
分類:
逃跑
叛逃
《漢語大詞典》:
跳走
逃跑。 章炳麟
《訄書·官統(tǒng)下》
:“八國比合,以陷 宛平 ,其主跳走?!?/div>
分類:
逃跑
《國語辭典》:
逃脫(逃脫)
拼音:
táo tuō
逃離擺脫。《三國演義》第二回:「張寶帶箭逃脫,走入陽城,堅守不出。」《儒林外史》第一○回:「只是各偽官也逃脫了許多,只有他領(lǐng)著南贛數(shù)郡一齊歸降,所以朝廷尤把他罪狀的狠,懸賞捕拿?!?/div>
分類:
逃脫
逃跑
脫離
《漢語大詞典》:
亡走
逃跑。
《
韓非子·初見秦
》
:“ 荊王 君臣亡走,東服於 陳 。” 唐
韓愈
《順宗實錄四》
:“ 楚王 失國亡走,一言善而復(fù)其國,至今稱為賢者?!?/div>
分類:
逃跑
粵公網(wǎng)安備44010402003275
粵ICP備17077571號
關(guān)于本站
聯(lián)系我們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