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170詞典 3分類詞匯 167
為考慮容錯,系統(tǒng)已按“迭 → 迭疊”轉(zhuǎn)換方式進行查詢。
《漢語大詞典》:疊嶺(疊嶺)
重迭的山嶺。 唐 李白 《過汪氏別業(yè)》詩之一:“疊嶺礙河漢,連峯橫斗牛。” 唐 杜甫 《曉望》詩:“高峯寒上日,疊嶺宿霾云?!?唐 李頎 《奉送漪叔游潁川兼謁淮陽太守》詩:“疊嶺雪初霽,寒砧霜后鳴?!?/div>
分類:重迭山嶺
《漢語大詞典》:層阿(層阿)
重迭的或高聳的山岡。 南朝 梁 沈約 《從軍行》:“江颸鳴迭嶼,流云照層阿。” 唐 張九齡 《賀給事嘗詣蔡起居郊館有詩因命同作》:“記言聞直史,筑室面層阿?!?清 周亮工 《庚子重九雜感》詩之八:“我家近 南陽 ,菊種滿層阿?!?/div>
《漢語大詞典》:重崖
重迭的山崖。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記·滇游日記三:“一入大路,遂舉步甚艱。所稱 蜀 道,不在重崖,而在康莊?!?/div>
分類:重迭山崖
《漢語大詞典》:十二層(十二層)
晉 王嘉 拾遺記·崑侖山:“﹝ 崑崙山 ﹞傍有瑤臺十二,各廣千步,皆五色玉為臺基?!焙笠蛞浴笆印毙稳菹删持兄刂氐臉桥_。 唐 白居易 《酬微之開拆新樓初畢相報末聯(lián)見戲之作》:“南臨 贍部 三千界,東對 蓬宮 十二層?!?唐 李商隱 《無題》詩:“如何雪月交光夜,更在瑤臺十二層?!?/div>
《漢語大詞典》:疊重(疊重)
重迭,一層層堆積。 漢 馬融 《長笛賦》:“曲終闋盡,餘絃更興。繁手累發(fā),密櫛疊重?!?唐 韓愈 《南山詩》:“參差相疊重,剛耿陵宇宙?!?宋 楊萬里 《過百家渡四絕句》之四:“一晴一雨路乾溼,半淡半濃山疊重?!?/div>
《漢語大詞典》:雜襲(雜襲)
眾多而重迭貌。漢書·蒯通傳:“天下之士云合霧集,魚鱗雜襲,飄至風起?!?顏師古 注:“雜襲,猶雜沓,言相雜而累積?!?span id="ucqcoul" class="book">《文選·司馬相如〈上林賦〉》:“垂條扶疏,落英幡纚……雜襲累輯,被山緣谷?!?李善 注引 郭璞 曰:“相重被也?!?span id="n83lhtx" class="book">《后漢書·五行志一》:“家有數(shù)侯,子弟列布州郡,賓客雜襲騰翥?!?span id="rbbgoqf" class="book">《文選·左思〈吳都賦〉》:“累積而增益,雜襲錯繆?!?劉逵 注:“雜襲,重疊也?!?/div>
《國語辭典》:沓沓  拼音:tà tà
1.形容話很多的樣子?!对娊?jīng)。大雅。蕩》:「如沸如羹。」?jié)h。鄭玄。箋:「其笑語沓沓,又如湯之沸、羹之方熟?!?br />2.快速行走的樣子。《漢書。卷二二。禮樂志》:「神之行,旌容容,騎沓沓,般縱縱?!?/div>
《國語辭典》:方勝(方勝)  拼音:fāng shèng
把方形信箋的兩斜角摺成菱形花樣。古代民間寄情書,常常這樣做,象徵同心。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三本。第一折》:「不移時,把花箋錦字,疊做個同心方勝兒?!埂毒劳ㄑ浴>矶?。樂小舍??生覓偶》:「樂知將此詩題于桃花箋上,摺為方勝,藏于懷袖?!?/div>
《漢語大詞典》:重卦
謂重迭八卦以成六十四卦,每卦由兩個單卦組成,凡六爻。 唐 孔穎達 周易正義·第二論重卦之人:“然重卦之人,諸儒不同……今依 王輔嗣 ,以 伏犧 既畫八卦,即自重為六十四卦,為得其實?!?清 孫星衍 《〈周易集解〉序》:“ 司馬季主 言演爻,不言重卦?!?郭沫若 《中國古代社會研究》第一篇第一章:“數(shù)學(xué)的程度漸漸進化,曉得三三相重,八八更可以得六十四種不同的方式了,于是乎數(shù)學(xué)的秘密更加濃重起來;一百九十二片的長磚(陽爻)和三百八十四片的短磚(陰爻)便一片一片地都發(fā)出神秘的聲音,神秘的天啟來了。這便是重卦,這便是繫辭,這便是周易之所以產(chǎn)生?!?/div>
《漢語大詞典》:層嶂(層嶂)
謂重迭如屏障的山峰。 宋 文同 《青烏》詩:“青烏客館之東軒,前對 長江 隔層嶂?!?明 高啟 《登陽山絕頂》詩:“長風吹人度層嶂,不用仙翁 赤城 杖?!?/div>
《漢語大詞典》:復(fù)殿(複殿)
雙層椽笮結(jié)構(gòu)的宮殿。復(fù),通“ 復(fù) ”。《樂府詩集·郊廟歌辭八·昭夏樂》:“閟宮黝黝,復(fù)殿微微?!痹敗?復(fù)廟 ”。
重迭的宮殿。 南朝 齊 謝朓 《落日同何儀曹煦》詩:“參差復(fù)殿影,氛氳綺羅雜?!?唐 王涯 《宮詞》之十二:“鴉飛深在禁城墻,多繞重樓復(fù)殿傍?!?/div>
《漢語大詞典》:復(fù)廟(複廟)
古代稱采用雙層屋椽、雙層屋笮等結(jié)構(gòu)來建造的宗廟為復(fù)廟。復(fù),通“ 復(fù) ”。禮記·明堂位:“山節(jié)、藻棁、復(fù)廟、重檐……天子之廟飾也?!?鄭玄 注:“復(fù)廟,重屋也?!?a class='poemCommentLink' target='_blank'>《后漢書·祭祀志中》“明堂” 劉昭 注引 漢 張衡 《東京賦》:“復(fù)廟重屋,八達九房?!?a class='poemCommentLink' target='_blank'>《周禮·考工記·匠人》“重屋” 清 孫詒讓 正義:“凡復(fù)屋,棟、笮等皆於一層屋之上重絫合并為之,重屋則上下兩層屋各自為棟、笮等,不相合并,二制迥異,古明堂宗廟蓋皆有重屋……《明堂位》之復(fù)廟,即復(fù)屋;重檐,乃是重屋。故文選·張衡〈東京賦〉云‘復(fù)廟重屋’即用《明堂位》文,而以重檐為重屋。 薛綜 注云:‘重屋,重棟也。’ 桓譚 新論亦云:‘商加重檐四阿?!鞔私?jīng)重屋,當彼重檐矣, 鄭 《明堂位》注釋‘復(fù)廟’為‘重屋’者,蓋仍指復(fù)笮言之。”參見“ 復(fù)格 ”。
古代稱具有雙重椽、棟、軒版、垂檐等建筑結(jié)構(gòu)的廟堂。 漢 張衡 《東京賦》:“復(fù)廟重屋,八達九房?!?薛綜 注:“復(fù)廟,重覆也。重屋,重棟也。” 李善 注:“《禮記》曰:‘復(fù)廟、重檐、達鄉(xiāng),謂天子廟飾也?!?span id="1xtcohg" class="book">《周禮·考工記·匠人》“ 殷 人重屋” 清 孫詒讓 正義:“《明堂位》言復(fù)廟重檐為天子廟制……復(fù)廟即復(fù)屋,重檐乃是重屋。”參見“ 復(fù)屋 ”。
《漢語大詞典》:曾陰(曾陰)
(1).重迭的陰云。藝文類聚卷三八引 晉 陸沖 《雜詩》之一:“洿澤無夷軌,重巒有曾陰?!?a href='Query.aspx?type=poem&id=1539' target='_blank'>《文選·江淹〈從冠軍建平王登廬山香爐峰〉詩》:“落日 長沙 渚,曾陰萬里生。” 李善 注:“曾,重也。 蔡邕 《月令章句》曰:‘陰者,密云也?!?br />(2).比喻其陰暗。指極陰暗之處。 清 王夫之 《九昭》:“已矣夫!方將之不可念兮,聊息乎長夜之曾陰?!?/div>
《漢語大詞典》:復(fù)嶂(複嶂)
重迭的山峰。 唐 王勃 《焦岸早行和陸四》:“復(fù)嶂迷晴色,虛巖辨暗流。”《水滸后傳》第二回:“﹝ 登云山 ﹞周圍層巒復(fù)嶂,只有山前一條大路。” 謝無量 《己酉歲未盡七日自蕪湖溯江還蜀》詩:“復(fù)嶂行看盡,環(huán)洲遠更迎?!?/div>
分類:重迭山峰
《漢語大詞典》:重襲(重襲)
(1).一層又一層,重迭。《淮南子·主術(shù)訓(xùn)》:“閨門重襲,以避姦賊。” 漢 王充 論衡·自紀:“使面黝而黑丑,垢重襲而覆部,占射之者,十而失九?!?br />(2).比喻修身嚴謹。呂氏春秋·貴信:“信而又信,重襲於身,乃通於天?!?漢 賈誼 新書·容經(jīng):“諺曰:‘君子重襲,小人無由入。’”
(3).猶蹈襲。《詩刊》1978年第3期:“如果重襲別人用爛了的老套子,那么就不可能造成詩味和特色?!?/div>
《漢語大詞典》:復(fù)屋(複屋)
(1).古代稱具有雙重椽、棟、軒版、垂檐等建筑結(jié)構(gòu)的屋宇為“復(fù)屋”。說文·林部:“棼,復(fù)屋棟也?!?宋 葉適 《朝議大夫秘書少監(jiān)王公墓志銘》:“民事瘟神謹,巫故為陰廡復(fù)屋,塑刻詭異,使祭者凜慄,疾愈眾?!?a class='poemCommentLink' target='_blank'>《周禮·考工記·匠人》“ 殷 人重屋” 孫詒讓 正義引 清 俞樾 曰:“古有重屋,有復(fù)屋……復(fù)屋者,於棟之下復(fù)為一棟以列椽,亦稱重橑?!?br />(2).重迭的房屋。 宋 洪邁 《夷堅乙志·小郗題詩》:“日轉(zhuǎn)庭槐影漸移,重門復(fù)屋傳呼遲?!?/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