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622,分42頁顯示  上一頁  1  2  3  4  6  7  8  9 下一頁
詞典(續(xù)上)
銅雀臺
銅鉛
銅柯
用銅
生銅
銅樓
銅烏
銅儀
銅鑄
銅井
銅頭
山銅
佩銅
銅丸
分銅
《國語辭典》:銅雀臺(銅雀臺)  拼音:tóng què tái
東漢獻帝建安十五年冬,曹操于今河北省臨漳縣西南建一高臺。樓頂置大銅雀,展翅若飛。唐以后也稱為「相臺」。宋。劉克莊 沁園春。何處相逢詞:「何處相逢;登寶釵樓,訪銅雀臺?!埂度龂萘x》第三四回:「乃即日破土斷木,燒瓦磨磚,筑銅雀臺于漳河之上。」
《駢字類編》:銅鉛(銅鉛)
唐 盧綸 送信州姚使君 銅鉛滿穴山能富,鴻雁連群地亦寒。
宋 梅堯臣 送劉成伯著作赴弋陽宰 有藥化銅鉛,方士多伏鍊。
《漢語大詞典》:銅柯(銅柯)
剛勁、蒼郁的樹枝。 元 宋旡 《西湖酒家壁畫枯木》詩:“鐵榦銅柯嗅不香,蒼云玄煙潤將滴?!?傅尃 《六朝柏》詩:“南麓森然見雙柏,銅柯石干凌神霄?!?/div>
分類:剛勁樹枝
《分類字錦》:用銅(用銅)
漢書律歷志:陰陽相生,自黃鐘始而左旋,八八為伍,其法皆用銅。
分類:用銅制律
《漢語大詞典》:生銅(生銅)
(1).未冶煉的銅。 明 李時珍本草綱目·金石·赤銅﹝集解﹞引 陶弘景 曰:“銅為青金,生熟皆赤,而《本草》無用。今銅青及大錢皆入方用,并是生銅,應在下品之例也。”
(2).指劍。 唐 李賀 《開愁歌》:“衣如飛鶉馬如狗,臨岐擊劍生銅吼?!?宋 梅堯臣 《依韻和歐陽永叔秋懷擬孟郊體見寄》之一:“胸懷如寳匣,夜夜吼生銅?!?/div>
《漢語大詞典》:銅樓(銅樓)
見“ 銅龍樓 ”。
《漢語大詞典》:銅龍樓(銅龍樓)
飾有銅龍的門樓。借指太子宮室。亦借指帝王宮闕。 唐 李白 《酬坊州王司馬與閻正字對雪見贈》:“價重 銅龍樓 ,聲高重門側(cè)。”亦省稱“ 銅樓 ”。 唐 王勃 《九成宮頌》:“鳳闈宵靜,陰靈宣王閫之華;鶴禁朝趨,離象峻 銅樓 之景?!?蔣清翊 注:“銅樓即‘龍樓門’之‘龍樓’。漢書·成帝紀:‘上嘗急召太子出 龍樓門 ?!ⅲ骸?張晏 曰:門樓上有銅龍,若白鶴、飛廉之為名也?!?唐 盧僎 《上幸皇太子新院應制》詩:“視膳銅樓下,吹笙玉座中?!眳⒁姟?銅龍門 ”。
《國語辭典》:銅烏(銅烏)  拼音:tóng wū
古代銅制的測風器。唐。駱賓王〈绖騝〉詩:「影亂銅烏吸,光銷玉馬津?!?/div>
分類:風儀儀器
《漢語大詞典》:銅儀(銅儀)
指銅制的候風地動儀。后漢書·順帝紀:“﹝ 陽嘉 元年﹞秋七月,史官始作候風地動銅儀?!?李賢 注:“時 張衡 為太史令,作之?!?span id="w1t1asu" class="book">《后漢書·天文志上》“以顯天戒” 劉昭 注引 漢 蔡邕 《表志》:“言天體者有三家……唯《渾天》者近得其情,今史官所用候臺銅儀,則其法也。立八尺圓體之度,而具天地之象,以正黃道,以察發(fā)歛,以行日月,以步五緯?!?/div>
《駢字類編》:銅鑄(銅鑄)
宋史輿服志:南安國王李天祚乞印,以南安國王之印六字為文,方二寸,給牌,皆以銅鑄,金涂。
又韓顯符傳:貞觀初,淳風又言前代渾儀得失之差,因令銅鑄。
分類:銅鑄
《漢語大詞典》:銅井(銅井)
(1).山名。 唐 李白 《答杜秀才五松山見贈》詩:“ 銅井 炎爐歊九天,赫如鑄鼎 荊山 前?!?王琦 注引元和郡縣志:“ 銅井山 ,在 南陵縣 西南八十五里,出銅?!?br />(2).用銅作井口的水井。 晉 陸機 《洛陽記》:“ 河 南道宮墻西有二銅井?!?明 唐順之 《皇陵行》:“銅井沉沉碧砌寒,綵霞隱映紅闌干。”
《漢語大詞典》:銅頭(銅頭)
指螻蛄。 清 紀昀 閱微草堂筆記·槐西雜志一:“ 鹽山 有 劉某 者,患癃閉,百藥不驗一夕,夢神語曰:‘銅頭煅灰,酒服之,即通?!瘑枴~頭何物?’曰:‘汝輩所謂螻蛄也。’”
分類:螻蛄
《駢字類編》:山銅(山銅)
漢書伍被傳:夫吳王賜號為劉氏祭酒,受幾杖而不朝,王四郡之眾,地方數(shù)千里,采山銅以為錢,煮海水以為鹽。
《漢語大詞典》:佩銅(佩銅)
佩帶銅質(zhì)官印。 唐 制諸司皆用銅印,故以“佩銅”借指官員。 唐 黃滔 《貽宋評事》詩:“ 河陽 城里謝城中,入曳長裾出佩銅?!?/div>
《漢語大詞典》:銅丸(銅丸)
(1).銅制小球。漢書·史丹傳:“ 建昭 之間, 元帝 被疾,不親政事,留好音樂?;蛑密惫牡钕?,天子自臨軒檻上,隤銅丸以擿鼓,聲中嚴鼓之節(jié)。后宮及左右習知音者莫能為?!焙笥脼樯钪O音律,樂技極精之典。 宋 賀鑄 《浣溪沙》詞:“迭鼓新歌百樣嬌,銅丸玉腕促《云謡》?!?br />(2).比喻清圓的詩句。 宋 孔平仲 《孔氏談苑·作詩貴圓熟》:“ 謝朓 云:‘好詩圓美流轉(zhuǎn)如彈丸?!?東坡 云:‘中有清圓句,銅丸飛柘彈?!w詩貴圓熟也?!?/div>
《漢語大詞典》:分銅(分銅)
砝碼。 郭沫若 《洪波曲》第三章四:“我自己實在是不愿意再當 馮婦 ,經(jīng)過 徐特老 的一番話,在這一傾向上,又加上了一個有重量的分銅?!?郭沫若 《〈文藝論集〉集外·討論注譯運動及其他》:“論辯借新聞雜志以發(fā)表,而主持筆政者衡文亦大都以‘名’之分銅以定其斤兩?!?/div>
分類:砝碼